? ?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止發稿前,據央視報道,地震已致13人遇難,199人受傷,造成19.4萬人受災。
? ? ??
? ? 6月18日下午13:25分,由四川省人民醫院與中國移動四川公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組成的聯合救援團隊搭乘全國首輛5G急救車抵達災區長寧縣中醫院,在工程人員的通力合作下,開始實施在5G技術支持下的實時視頻會診。
? ? 6月18日晚上21:30分,四川省人民醫院啟用5G城市災難醫學救援系統,與前線應急快速反應小分隊就長寧縣中醫院的一例腹部損傷疑似脾破裂傷員進行實時遠程視頻會診。
? ? 據悉,這是世界首個將5G技術運用于災難醫學救援的案例。
? 帶動診斷,治療前移
? ? 據四川電視臺報道,這次5G應急救援系統打破了常規,主要是以5G急救車為基礎,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無人機等應用,進行全方位醫療急救。
? ? ??
? ? 利用5G醫療設備第一時間完成驗血、心電圖、B超等一系列檢查,并通過5G網絡將醫學影像、病人體征、病情記錄等大量生命信息實時回傳到醫院。
? ? 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院前院內無縫聯動,醫生快速制定搶救方案,提前進行術前準備,大大縮短搶救響應時間,為病人爭取更大生機
? ?大批醫院開始擁抱5G
? ? 2019年,被科技行業定義為5G元年。這一年,三大通信運營商爭先恐后布局市場。這種熱度,在醫療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
? ? 據公開報道中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5月17日,國內已有45家醫院開展了5G相關項目(2018年僅有3家)。尤其是在4月1日到5月17日的47天里,共有33家醫院開展5G相關項目。也就是說,平均不到1.5天就有一家醫院上馬5G項目。
? ? 在醫療行業,通信運營商和醫院的合作中,也不乏地方政府的身影。比如,3月29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中國聯通、華為合作推出5G+VR醫學指導及受教平臺。
? ? 該5G+VR醫學指導及受教平臺,可保證8K高清視頻的無卡頓高清傳輸,實現遠程實時手術的高清晰、高速率和低時延的要求。同時借助AR/VR裝置,對特定部位進行實時標記、測量、繪制等工作,為遠程MR手術指導、遠程手術示教等提供了便利。
? ? 觀眾在手術全景中可自由選擇視角,觀看主刀、一助、二助、麻醉師乃至護士的操作,并可直觀感受3D成像下的組織及器官,為基層醫生、醫學院學生創造了更多學習途徑。
? ?5G+醫療的應用場景
? ? 從健康界統計的國內醫院目前已開展的5G項目看,“5G+醫療”的應用場景主要有遠程手術、手術直播、遠程示教、遠程超聲等。
? ? 《2019 5G+醫療健康專題報告》中列出了九個5G+醫療應用場景,見下表。
?
? ?對于5G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多位開展5G項目的醫院都給出了積極回應。
?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余新光在評價“全球首例5G遠程操控顱腦手術”時說:“手術過程中信號傳輸流暢,沒有因為3000公里的距離,出現卡頓、處理不及時、反饋遲鈍等不良事件,驗證了5G遠程機器人手術的可行性。”
? ? 南方醫院完成“廣東省首次多院區5G+4K醫教協同直播”后,該院關節與骨病外科主任、直播手術主刀醫生史占軍說:“通過5G技術應用突破診斷和治療的地域限制,增加就醫渠道,實現醫療資源的共享,有力推動我院醫聯體建設,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 ?不看好?業界也有不同聲音
? ? 對5G持觀望態度的醫生不占少數。
?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就是其中的一位。王韜說,雖然現在天壇醫院已經部署了5G網絡,但他本人目前并不看好,原因是“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應用場景”。
他介紹,“5G+醫療”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遠程醫療,但事實上并沒有通過5G終端實現連接,而是5G信號傳輸到醫院后,先轉換成Wi-Fi信號,然后再和相應的普通移動設備連接。這種業務,通過光纖甚至4G網絡完全可以實現。
至于遠程手術操控,王韜認為目前通過光纖能達到同樣的高帶寬、低時延效果。“遠程操控手術更多是面向基層醫院,一臺達芬奇機器人價格高達幾百萬上千萬,邊遠貧困地區買得起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信息中心主任劉海一提醒,“選對應用很重要,關鍵是能不能找到適合5G特色的應用,如果找不到,硬要弄一個去做,是不靠譜的。”
雖然,部分業內人士對目前的“5G+醫療”熱持保留態度,但他們的共識是,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經階段,對于5G+醫療的應用前景都給予了肯定。
??? 對于目前的“5G+醫療”熱,劉海一認為這是新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技術進步總會推動應用往前走。“等過了高峰期以后,大家冷靜下來,一定會找到一些合適的應用場景,發揮5G的特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