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現脂肪含量增加或與鐵過載相關
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梁斌課題組研究發現,鐵過載會導致秀麗線蟲鐵蛋白表達上升、脂肪含量增加。該研究已在線發表于《遺傳學》。
大量臨床研究發現,機體鐵和血清中鐵蛋白(動態儲存鐵的蛋白質)的含量與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度相關,而降低鐵和鐵蛋白含量可以緩解這些代謝性疾病癥狀。然而,鐵過載導致的脂肪積累分子機制未知。
模式生物秀麗線蟲生活周期短,易于開展大規模遺傳篩選,研究人員發現,和哺乳動物一樣,鐵過載可導致秀麗線蟲鐵蛋白表達上升、脂肪含量增加。
研究發現,線蟲體內鐵過載會使血清—糖皮質激素誘導激酶SGK-1表達增加,作用于脂肪酸轉運蛋白ACS-20,將食物中大量脂類轉運入細胞內,通過細胞內的脂滴蛋白將脂類轉運到脂滴中儲存起來,大量脂肪的積累導致線蟲肥胖。同時,細胞色素P450 家族的CYP-23A1 起到了平衡脂肪代謝與鐵代謝的作用,敲除CYP-23A1 基因導致線蟲對鐵過載更加敏感,更多的脂肪在細胞內積累。
該研究表明,血清—糖皮質激素誘導激酶SGK-1是一個新的調控鐵代謝和脂代謝的核心基因。由于SGK-1敲除的小鼠無其他明顯表型,因此SGK-1有望作為治療鐵過載導致的肥胖及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潛在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