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信息,江蘇省組團聯盟帶量談判的高值耗材采購已落地,部分患者已使用上降價后的產品。
??? 10月8日,患者秦先生因為冠狀動脈狹窄,在南京市第一醫院安裝了4個支架,正好用上降價后的支架產品,同時醫保報銷比例也不受影響。秦先生表示:“我兩根血管上了四個支架。價格從13400元一個降到了7100元一個,植入個四個支架省了兩萬多塊。費用的確降了很多,我們得到很多實惠。”
據了解,像秦先生這樣得到實惠的并非個例。
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吳素玲介紹到:“根據支架品種和型號的不同,用到各家醫院,估計平均也要降價格40%-50%。從10月1號到10號,我們醫院大概用了六十幾個支架。按照品種和降價幅度來測算,大概讓利四十余萬元。”
之前業內多有這樣的疑問,產品價格降幅這么大,談判后能不能落實采購,采購后能不能到患者手里,如果不能走到患者這一環,那么帶量采購談判的實際意義就要大打折扣。
從上述江蘇省的落地情況來看,降價后的產品已經順利進入醫院并用到患者身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在整個行業鏈中是可落地,行得通的。
第一輪落地,第二輪開始
據了解,上述秦先生所用的支架正是江蘇省采購聯盟第一輪談判降價后的品種。7月23日,江蘇省醫保局發布《江蘇省醫療保障局關于成立江蘇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醫用耗材)陽光采購聯盟的通知》,157家三級醫療機構組成省級聯盟。
聯盟剛成立,第二天(7月24日)就接著發布《江蘇省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組團聯盟集中采購公告》,55家三級公立醫院組成聯盟,第一輪高值耗材價格談判開始。接著,江蘇省醫保局在7天內完成談判,8月1日公示結果。6個心臟血管支架品種、25個雙腔起搏器品種正式成為江蘇省聯盟采購品種,首批中選廠家將獲得55家醫院至少70%的采購量。其中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價格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根據江蘇省醫保局信息,第一輪談判結果從今年10月開始執行,從上述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的介紹中可得知,即使是假期,談判產品的采購和使用依然照常進行,從10月1日到10日共用了60多個支架產品。
據了解,江蘇省聯盟的第二輪采購也即將開始,目前談判已結束,眼科人工晶體類平均降幅26.89%,最大降幅38%;血管介入球囊類平均降幅74.37%,最大降幅81.05%;骨科人工髖關節類平均降幅47.20%,最大降幅76.7%。此外南京市和淮安市也完成了第二輪談判,一次性促進200多個品種降價25%。
降價趨勢已定
業內對器械帶量采購褒貶不一,但帶量采購的地區和品種不斷擴大已成定勢。尤其是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后,各地帶量采購進展得如火如荼,推進速度加快,試點范圍擴大。
上述改革方案明確要求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采購。對于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采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采購。
除了省內市內的帶量采購和談判,市與市之間、省與省之間的結盟似乎更引人關注。
近日,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開展以市為單位醫用耗材和檢驗檢測試劑聯合議價和帶量采購工作的通知》表示,要先從市級出發,先同市同價,再實現市與市聯動,進而促進全省統一市場、統一價格。
此外,今年8月業內流出一份陜西醫保局印發的《關于征求對組織集中帶量采購擬定高值醫用耗材品種意見》顯示,為推動跨區域聯合帶量采購,進一步降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擬啟動省際招采聯盟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