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檢查、制造病情、提刀加價,醫療惡勢力被判20年!
近日,一家惡勢力民營醫院被判刑20年的消息引起央視關注及網友熱議。
此前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法院對遵義匯川歐亞醫院(以下簡稱歐亞醫院)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一審公開宣判:判決被告人韓某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故意傷害罪,決定執行有期徒刑20年,并處罰金920萬元,剝奪政治權利5年。對該惡勢力犯罪集團的其他首要分子和成員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九年零六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罰金。不久前,此案二審宣判,維持原判決。
這家惡勢力醫院到底是如何欺騙、敲詐勒索、傷害前來就醫的患者的?央視《焦點訪談》對此案進行了深度調查,層層揭秘歐亞醫院給患者布下的重重陷阱和黑幕。
據報道,這家惡勢力醫院通過雇傭毫無醫學常識的客服人員冒充專業醫生在網上誘導病人來醫院就醫,被誘騙的“患者”來到歐亞醫院后,通過偽造檢查結果,制造虛假病情,有組織、有策劃、有配合的來敲詐患者。甚至存在在手術臺上臨時提刀加價,敲詐威脅患者的情況。
辦案人員表示,而這家醫院之所以能長時間大行其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一些監管人員不作為、亂作為,包庇縱容,損公肥私。
嚴打醫療犯罪,良幣驅劣幣時代來了!
據《看醫界》了解,近些年來在持續放寬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門檻的同時,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民營醫院的監管和違法處罰力度,全國范圍內一批類似違法違規的醫院遭到嚴厲打擊。
以深圳建某泌尿外科醫院為例,也被法院定性為“惡勢力集團犯罪”,5名股東、高管被有期徒刑。
在甘肅寧夏,3個涉醫惡勢力犯罪集團被嚴打,被依托開展違法活動的6家醫院也被吊銷執業資格而關門。
在政策方面,《深圳市衛生計生系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重點嚴打9大“涉黑涉惡”違規行為,主要包括:非法行醫行為、誘導消費、強制消費、術中加價、欺詐醫療、過度診療、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的“醫托行為”、職業醫鬧及其他惡勢力相關活動等。
2019年3月,**衛健委、**藥監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自2019年3月起到2020年2月底,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開展為期1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另據**衛健委通報,未來在加強民營醫院監管方面將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組織開展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2014年以來,完成《執業醫師法》等7部法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17部行政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是嚴厲整治違法發布醫療廣告。近年來,我委共查處違法發布醫療廣告等案件5800多件,移交其他有關部門處理260件,對違法發布醫療廣告情節嚴重的11家醫療機構給予了吊銷診療科目的行政處罰。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醫療廣告案件2673件,罰沒金額7661.22萬元。
三是嚴肅查處民營醫院違法執業行為。2013年以來,聯合中央綜治辦、網信辦、公安、工商總局、中醫藥局等部門,開展打擊非法行醫、“醫托”詐騙等專項行動,指導地方辦理了多起民營醫院違法違規重大案件。5年來,全國共查處醫療機構違法執業案件約15萬件,罰沒款5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罰款,到取消醫療機構執業資格,再到負責人刑事追責,違法涉惡的行為正在“零容忍”的嚴打中,違法成本來越高,必走向終結。隨著社會辦醫政策的持續放開和監管的大力加強,一批違法違規的醫療機構將被逐出市場。
而隨著醫生多點自由執業、鼓勵醫生開辦醫院診所時代的到來,一旦大批優秀的醫生走向市場,正迅速從技術、服務、品牌和患者教育等方面沖擊違法醫療模式的生存空間。
因此,可以說是一次良幣驅劣幣的過程,有利于打造更健康的社會辦醫市場運行環境,為優質的社會辦醫力量提供培育品牌和口碑的優質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