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動?態
2012年第52期?(總第225期)
?
衛生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按:根據深化醫改工作安排,衛生部于2009年啟動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三年來,各地積極探索、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衛生部醫政司委托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評估工作,現刊發其總結評估報告。
全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總結評估情況
一、試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制定部分病種臨床路徑。科學合理的選擇各專業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流程較為明確的疾病作為重點病種,組織臨床專家按照循證醫學證據、最新的指南和規范等,起草各病種臨床路徑初稿,由衛生部臨床路徑技術審核委員會審核把關。2009年3月至2011年底,衛生部共制定下發22個專業331個病種的臨床路徑。
(二)推進臨床路徑管理試點。2009年,衛生部在23個省份110家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組織召開了相關會議,建立了臨床路徑管理質控數據網絡上報平臺,開展了業務培訓、督導調研和總結評估等工作。各地也積極開展試點,不斷擴大試點范圍。截至2011年底,全國已有3467家醫療機構,共計25503個科室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天津、上海、江蘇、河南等省(市)二級以上醫院均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2011年臨床路徑管理入組的病例數均超過了1萬例。
(三)完善臨床路徑管理配套措施。一是完善組織管理制度。各地建立完善了組織管理、評估反饋、績效考核、信息上報、培訓交流等一系列機制。河南省制定下發了《臨床路徑操作手冊》,指導各醫院科學開展工作。二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北京、黑龍江、江蘇、浙江等省(市)將臨床路徑管理與醫院等級評審、推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三好一滿意”活動等工作相結合,同步推進。江蘇、浙江、江西等省的試點醫院,將臨床路徑管理列為科室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科主任目標責任制的重要考核內容。三是整合醫療資源。各試點醫院充分整合現有的醫療資源,理順內部管理,協調醫技、護理、檢查檢驗、后勤保障等科室關系,優化醫療服務流程,保障臨床路徑順利完成。四是提高信息化程度。部分試點醫院積極探索臨床路徑電子化管理,利用已有的醫院信息系統,建立了科學、有效的臨床路徑信息化管理系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建立了“學習型”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實現了臨床路徑表單和醫生工作站的有效銜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等試點醫院,建立了臨床路徑管理電子化系統。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逐步實現了全院、全部病種信息系統臨床路徑管理,路徑管理病種覆蓋全院80%的住院病人。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保障醫療安全。各試點醫院在開展臨床路徑管理過程中,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指標控制良好。入徑人數和完成人數排前10位病種的病死率、醫院感染率、手術病人手術部位感染率等指標發生率均為零。隨機抽取的病種病死率下降了0.12%-1.34%。
(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一是平均住院日下降。90%的試點病種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趨勢,如乳腺癌的平均住院日由19.44天降至14.99天,降幅達19.86%;子宮平滑肌瘤的平均住院天數由10.10天降至8.77天,降幅為13.17%。二是手術等待時間縮短。如計劃性剖宮產、結節性甲狀腺腫和慢性鼻竇炎術前住院日下降了0.06-0.16天。
(三)規范臨床合理用藥。隨機抽取的病種中66%病種次均藥品費用下降了4.5%-65%,部分病種藥品費用持平或輕度增加(3.9%-23%),80%病種抗菌藥物次均費用下降了9%-65%。隨機抽取的5種行手術治療病種,4個病種術前抗菌藥物使用合格率較試點前升高了6%-37%。四川、甘肅等省開展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術前0.5-2小時應用抗菌藥物率為100%。甘肅省各試點醫院藥占比下降了1.78%-16.33%。
(四)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次均住院總費用和次均藥品費用絕大部分下降或持平,個別病種診療費用上升,但漲幅減小。路徑完成人數排前10位病種中,90%的病種臨床路徑組次均住院費用增長幅度低于非臨床路徑組。
(五)提高患者滿意度。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好評,患者和家屬滿意度明顯提高。第三方評估數據顯示,臨床路徑管理患者滿意度為97.3%,未開展臨床路徑的對照組為95.6%。河南省臨床路徑患者滿意度為99.12%。
(六)為支付方式改革奠定基礎。開展臨床路徑管理是進行醫療成本核算、測定單病種費用標準的基礎,也為單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組付費(DRGs)等付費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北京市已將北京協和醫院等7家醫院作為DRGs試點醫院,把臨床路徑管理和DRGs工作相結合。
下一步,衛生部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協調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修訂和完善相關績效考核指標,優化服務流程,建立多專業協作機制,加強信息化管理,繼續深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