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試點方案公布一周后,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赴安徽省屬醫院調研實施情況,并指出:要按照黨中央關于治理高值耗材的改革要求,開展好試點工作,為全國開展高值耗材治理積累經驗。
據國家醫保局6月29日消息,6月26--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赴安徽、江蘇兩省調研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和醫保經辦服務工作。”
??? 期間,胡靜林出席安徽省屬醫院醫用耗材采購聯合體成立儀式,并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醫院、南京市醫保中心等地調研高值醫用耗材使用管理等工作。
一個背景是,安徽省剛于6月21日召開省屬公立醫院高值耗材帶量采購會議,公布了該省的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談判議價試點方案。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醫保局消息,胡靜林在調研時指出,安徽率先在全國開展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試點,堅持帶量采購的原則,實現了招采合一。同時,給予安徽省試點“體現了銳意改革的勇氣和擔當”的評價。
??? 胡靜林還指出,“要按照黨中央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的改革要求,把試點工作開展好,為全國開展高值醫用耗材治理積累經驗,切實降低群眾就醫負擔。”
今年5月29日,中央深改委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的改革方案》,不過,至今還未見該方案公布出來,但是有理由判斷,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大概率是這一改革方案中的重要環節,也只有此,安徽的帶量采購試點所積累的經驗才能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高值耗材治理”所用。而這也透露出兩點:其一,安徽省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試點的重要性;其二,試點經驗將在全國推廣。
說起安徽省的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試點方案,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安徽省召開省屬公立高值耗材帶量采購會,發布了《安徽省省屬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試點)實施方案》,明確高值耗材帶量采購第一批產品范圍為: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
這與此前行業推斷“或將先從心血管介入領域開始”的結論大致一樣,因為骨科植入類和心血管介入類在高值耗材領域占比都較大,且集采已相對成熟,屬于高值耗材13大類中“容易產生標準品的細分領域”。
帶量采購的本質是“量價掛鉤、以量還價”,既要保證產品價格夠低,也要保證企業的長期利潤,具體到安徽的方案細節,都是圍繞這兩方面展開。
安徽帶量采購的范圍是分別占2018年省屬公立醫院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高值耗材采購量70%、90%的產品。
價格方面,先是取2016年以來全國省級中標價(掛網限價)的最低價、省屬公立醫院2018年實際采購價的中位價、平均價、最低價(具體取哪個專家論證一定)以及“兩票制中的第一票價格”三者中的最低價作為價格談判基礎,還要求產品的委托配送必須符合兩票制。
采購量上,明確省屬公立醫院采購談判成功產品的量不得低于2018年該產品量的80%。
約定醫院的貨款結算周期為90天,如果一年內完成采購量,則未參與談判的同類產品在原集中交易目錄中的進入備案采購,在備案交易目錄類的進入重點監控。
最終,節約資金50%用于患者讓利,50%交由專項賬戶激勵醫療機構。
安徽的試點方案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正如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所指出的“為全國開展高值醫用耗材治理積累經驗”,使得安徽的這一試點有了不一樣的意義。也顯示出,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很可能是《關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的改革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安徽的經驗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最終其試點能積累多少經驗以及這些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高值耗材治理工作時能用上多少,都還是未知數。
然而,行業的一個共識是,在藥品和耗材的改革中遵循著“藥品先行耗材跟進”的規律,并認為藥品領域的改革路在耗材領域將會很快被走完。從去年藥品帶量采購的實施路徑來看,安徽省的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試點大概率將會成為一個參照標桿。
需要關注的是,在11城藥品帶量采購試點推開之前,2018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赴上海做了工作調研,實地考察了上海市醫保中心、醫藥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醫療保險監督檢查所等單位,詳細了解了藥品招標采購、醫保信息化建設和基金監管等情況。
當時,胡靜林指出,上海市通過建設醫藥采購“陽光平臺”,推動建立了更加科學的藥品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有力支撐了各項醫藥改革政策的順利推進,對全國有著示范引領作用,要求精心組織好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工作,通過帶量采購推動藥品價格下降。
這之后的事情行業都知道了,上海市關于藥品招采的相關政策成了行業的一個標桿,并延伸出“帶量采購將蔓延至高值耗材領域”推論,直至安徽省的試點方案落地,成真。
可以看出,國家醫保局局長的調研成了藥品和高值耗材帶量采購試點推開前的一個共同點,雖不是安徽省高值耗材試點經驗將大面積推開的必要條件,卻也是不容忽視的充分條件之一。畢竟,這背后釋放的信號已經很強烈。
此種形勢下,對國內耗材生產企業以及進口耗材全國總代理而言,已到了應當未雨綢繆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