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內窺鏡是集傳統光學、人體工程學、精密機械、現代電子、數學、軟件等于一體的檢測儀器,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可以幫助醫生觀察X射線不能顯示的人體器官病變情況。
? ? 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盡管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從最開始完全依賴進口產品,到模仿改制、學習創新,發展速度飛快。目前,我國大部分醫用內窺鏡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低端醫用內窺鏡產品生產與研發能力,一些大型企業在中端醫用內窺鏡市場占據一定份額,少數企業在部分醫用內窺鏡細分領域高端市場實現了零的突破。
行業特點
? ? 隨著醫用內窺鏡技術的普及和內窺鏡加工工藝的提高,內窺鏡應用已覆蓋消化內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婦科等多個科室,成為不可或缺的醫用診斷和手術設備。醫用內窺鏡行業在發展中呈現出以下特點:
? ? 一是高技術壁壘。醫用內窺鏡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綜合了醫學、生物工程、光學、電子學、精密制造、圖像處理、醫用材料、光機電信息等多種學科,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企業需要針對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和不同診療手段,研發、生產出不同系列、不同規格型號的產品,才能滿足醫療機構的診斷和治療要求,而醫用內窺鏡產品專有技術的積累和研究開發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一般企業在短時間內無法迅速實現。
? ? 二是品牌效應明顯。醫用內窺鏡被用于臨床診斷和微創治療,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命健康,醫療機構對產品質量及品牌尤其重視,在接納新品牌前通常要經過嚴格的調查和驗證,因此形成品牌效應需要較長時間積累。另外,由于不同品牌醫用內窺鏡的視場角、邊緣光效、角分辨率和視場質量存在一定差異,內鏡醫師在操作培訓及手術實施過程中會養成特定的產品偏好,而醫療機構從患者的安全角度考慮,通常也會選擇內鏡醫師習慣使用的醫用內窺鏡品牌。
? ? 三是資金投入大。醫用內窺鏡產品精密,對加工、檢驗設備及工藝要求較高,前期一次性投入較大;技術含量較高,產品開發周期較長,從研發立項到產品上市需要通過設計、試制、檢測、臨床試驗、注冊審批等步驟,一般需要3~5年。目前,醫用內窺鏡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新產品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支柱,需要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
? ? 市場規模
? ? 2015年,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為143.78億元,增速為20.5%;2017年,市場規模增長至195.08億元,增速為15.3%。
? ? 從細分市場看,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可以分為軟鏡產品、硬管鏡產品、附件產品和設備儀器4個領域。2017年,我國醫用內窺鏡4個細分領域市場規模差異較小,其中硬管鏡市場份額最大,為27.66%;附件市場份額次之,為27.60%;設備市場份額為25.37%;軟鏡市場份額最低,為19.37%。
? ? 受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影響,我國醫用內窺鏡的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2017年,華東地區醫用內窺鏡的需求占國內總需求的32.6%,華北地區醫用內窺鏡的需求占國內總需求的21.4%,華南地區市場份額為17.4%,其他區域醫用內窺鏡的需求規模整體較小。
? ? 從對外貿易看,我國自主內窺鏡產品技術水平與國外產品仍有較大差距,尤其在中高端市場,對國外進口產品的依賴度依然較高。2017年,我國醫用內窺鏡進口額為42億元,主要進口自日本、德國、美國和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同期出口額為6.02億元,出口市場分布比較廣泛,已出口至亞洲、歐洲、非洲及美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其中我國香港地區是最大出口地,占全年出口總額的22.86%。?
? ? 趨勢預測
? ? 醫用內窺鏡在節省醫療開支、減輕手術痛苦、降低手術強度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其優勢已逐漸被醫患雙方認可。國家發改委于2017年印發的《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要加快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及應用,重點支持PET-MRI、超聲內窺鏡、手術機器人等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化。政策的支持將有利于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朝著高技術、產業化方向發展。
? ? 目前,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自主品牌以中低端產品為主,與進口產品差距較大,使得國內相當一部分醫院不得不高價采購進口產品,而中小型醫院由于資金有限,只能放棄使用。鄉鎮醫院等中小型醫院內窺鏡產品使用率較低,醫療資源相對緊張。國內醫療機構,尤其是中小型醫療機構迫切需要國產醫用內窺鏡替代進口產品,因此,下游需求非常旺盛,這將促進醫用內窺鏡行業持續發展。
? ? 整體上,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容量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環境問題不斷加重,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內窺鏡檢查的需求將逐漸加大。2019~2021年,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35.26億元,增速為13.5%。
? ? 未來,醫用內窺鏡的技術發展趨勢主要有兩個方向:
? ? 一是高分辨率、微型化。電子內窺鏡屬于軟管內窺鏡,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等優點,相比硬管內窺鏡,其在上下消化道等部位的診斷具有巨大優勢,擁有廣闊的發展及應用空間。目前內窺鏡雖然已經達到百萬像素,但醫學診斷和治療仍需更高分辨率的內窺鏡,高分辨率仍是內窺鏡的研究重點。另外,探頭的大小直接影響創傷的嚴重程度,探頭微型化可以減輕患者痛苦和不適度,并加速術后恢復。因此,微型化也是未來醫用內窺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 ? 二是智能化。隨著計算機、智能設備、機器人、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醫用內窺鏡技術將逐漸與其他技術相互融合,開發出計算機輔助的半自動診斷系統,進而減少診斷對醫生經驗的依賴性,提高診斷的正確率。而且,借助機器人動作精確、工作可靠的優點,可使內窺鏡手術更具安全性、準確性和便利性,大大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