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省下達硬指標,2019年底必須完成129家縣醫院升級改造任務,還要確保每個縣都要有至少一家二甲醫院,“千方百計,掛圖作戰”,醫療器械的配置再成關注焦點。
?
4月10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東省中醫藥局聯合下發關于《廣東省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下稱《實施方案》),指出要全面提升縣級醫院(含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下同)綜合能力,補齊薄弱專科,夯實平臺專科,配置并新增大量醫療器械設備,其中一個指標是,到2019年底,廣東省每個縣至少有一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醫院。
?
定下今年目標,每個縣至少有一家縣醫院達到二甲
?
《實施方案》定下近兩年內的5個目標,其中兩個引人關注。即至2019年底,全省70%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基本標準,力爭30%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推薦標準;
?
至2020年底,力爭全省90%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基本標準,50%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推薦標準;
?
至2021年底,70%的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推薦標準。
?
另外,至2019年底,全省每個縣至少有一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醫院;全省服務人口較多、服務能力較強的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或“三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力爭達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縣級區域醫療中心的服務能力。
?
不僅每個縣要有一個縣醫院升二甲醫院,還要挑選其中的升三級醫院,這背后是對醫療設備的大量需求。
?
為此,《實施方案》也定下了主要任務,全面加強縣級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掛圖作戰,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如期完成70間縣級綜合醫院和59間縣級中醫院升級改造項目建設任務。
?
這其中要求,每個縣級醫院健全一級診療科目,逐步開設獨立的二級診療科目。
?
先是要補齊薄弱專科。重點加強縣級綜合醫院兒科、精神科、老年病科、康復醫學科、傳染性疾病科、重癥醫學科等專科建設。加強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中心建設。縣級中醫醫院重點加強骨傷科、兒科、康復科、老年病科等專科建設。
?
二是夯實平臺專科。即重點加強病理科、醫學檢驗科(臨床體液、血液,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化學檢驗,臨床免疫、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組)、醫學影像科(X線診斷、CT診斷、磁共振成像診斷、超聲診斷、心電診斷、腦電及腦血流圖診斷等專業組)等學科建設,提升疑難、急危重癥疾病診斷、治療能力。可依托縣級醫院遠程中心或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實現。
?
三是強化核心專科。以內、外、婦、兒等一級診療科目為核心,加強縣級龍頭醫院的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不同類別的縣級醫院要注重專科差異化發展,重點提升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的醫療服務能力,使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能夠在縣級醫院得到規范化的診療。加強血液凈化中心建設,提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服務能力,提升對終末期腎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長期管理能力。加強麻醉科建設,擴大麻醉醫療服務領域,積極推動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加強重癥醫學科等科室建設,為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支撐。
?
四是打造優勢專科。提升微創等技術能力,提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斷治療能力,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不同類別機構間形成縣域內優勢互補、互為支撐的優勢專科體系,不斷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
不僅如此,還要求打造中醫特色專科。加強針灸科、推拿科、骨傷科、腦病科、肛腸科、治未病科等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在縣域內打造中醫綜合服務平臺,將中醫藥服務,特別是治未病、康復等服務延伸覆蓋到縣域內其他醫療機構。
?
賽柏藍器械注意到,廣東省此次的《實施方案》與2018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關于印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的任務要求一脈相承,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
?
不僅如此,國家層面的實施方案里要求,到2020年,全國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三級醫院”和“三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要求。力爭使我國90%的縣醫院、縣中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
?
以此看,廣東省的《實施方案》升級三級醫院的數量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全國其他省份將分配到縣醫院升級三級醫院的名額。而每個縣至少一家縣醫院升二甲成為廣東方案的關注重點。
?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份,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即公布了《2019年縣級公立醫院升級建設項目績效目標表》以及《關于2019 年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分配方案及績效目標表(第一批)的公示》,其中提到,2019年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將使用15億的專項資金,來支持該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35個縣縣級公立醫院業務用房建設、醫療設備配備及信息化項目建設。
?
不言而喻,根據此次《實施方案》的年度目標任務,今年內就將有上述129家縣醫院生發出對醫療設備升級換代或新配置的需求。
?
也可以看到的是,廣東省并不是特列。上文已經提到,對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已是國家層面的戰略。今年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還提出,明確全國范圍內要建500個縣域醫療共同體,實現500家縣級醫院達標建設和部分升級三級醫院。
?
在持續推進和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進程中,廣東省的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省份也在行動,一場縣醫院升級換血的運動全面開啟。
?
此外,根據廣東省此次《實施方案》里提到的《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6〕12號)文件,賽柏藍器械整理出了在醫療器械設備方面,縣醫院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升級推薦標準,分列如下:
?
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
?
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
?
(一)基本設備設施。
?
1.標識標示明顯,導向作用良好。
?
2.門急診能夠提供輪椅、推車、拐杖、助行器、助聽器、老花鏡等設備設施。
?
3.各服務窗口提供坐候服務,等候區配備足夠的座椅;有健康宣教欄,開展圖文宣傳,提供健康教育服務。
?
4.診查室、治療室等私密性良好;門、急診診查床旁有遮擋設施。
?
5.每個病室有無臺階衛生間,有防止意外跌倒的安全設施。
?
(二)病區基本設備。
?
按需要配置治療車、病歷車、搶救車、藥物振蕩器、床單位消毒器、監護儀等設備。
?
(三)病房單元基本設備。
?
供氧終端、吸引終端、輸液架、呼叫器。
?
(四)專科設備。
?
滿足縣醫院專科發展及醫療服務需求,酌情配置。
?
1.呼吸內科。
?
肺功能儀、電子支氣管鏡、呼吸機(含部分無創呼吸機)、床旁監護儀。
?
2.消化內科。
?
電子腸鏡、電子胃鏡。
?
3.心血管內科。
?
電生理記錄儀、射頻消融儀、多導心電圖機、除顫監護儀、心臟多普勒超聲儀、呼吸機、監護儀、直立傾斜床、心臟臨時起搏器、經食道心臟電生理刺激儀、運動負荷測試系統。
?
4.內分泌科。
?
動態血糖監測儀、快速血糖儀、胰島素注射泵。
?
5.神經內科。
?
經顱多普勒儀、肌電圖儀。
?
6.血液內科。
?
血細胞分離機、層流床。
?
7.腎內科。
?
雙極反滲制水設備、血液透析機。
?
8.普通外科。
?
膽道鏡系統、腹腔鏡系統。
?
9.骨科。
?
關節鏡、C型臂X光機、手術顯微鏡。
?
10.神經外科。
?
控溫毯、顱內壓監護儀、空氣壓力泵(防血栓)、電動或氣動開顱系統、床旁呼吸機、輸液泵、注射泵、床旁監護儀。
?
11.泌尿外科。
?
鈥激光、輸尿管鏡、腹腔鏡系統、尿流率、前列腺電切系統、膀胱鏡。
?
12.胸外科。
?
胸腔鏡、ACT測定儀、變溫箱、制冰機、呼吸機。
?
13.婦科。
?
腹腔鏡、宮腔鏡、陰道鏡、Leep刀、PK刀。
?
14.產科。
?
胎兒中央監護系統、超聲多普勒臍血流分析儀、新生兒復蘇搶救臺。
?
15.兒科。
?
新生兒黃疸治療箱、監護儀、氧驅霧化治療儀、微量泵、嬰兒保溫箱。
?
16.眼科。
?
綜合驗光儀、超聲乳化儀、眼壓計、視野儀、直接眼底鏡、角膜曲率儀、眼科A/B超、手術顯微鏡。
?
17.耳鼻咽喉科。
?
純音測聽儀、聲導抗儀、鼻竇鏡、電子鼻咽喉鏡、鼻用刨削鉆、食道鏡。
?
18.口腔科。
?
綜合牙科治療椅、口腔牙片機。
?
19.皮膚科。
?
紫外線治療儀、CO2激光治療儀、電離子治療儀。
?
20.急診醫學科。
?
貯氣式防毒面具、洗胃機、心電除顫儀、呼吸機、監護儀。
?
21.麻醉科。
?
電動手術床與監護儀、麻醉機數量相匹配,具備呼氣末CO2監測功能的麻醉機、手術無影燈、電刀、雙極電凝、快速高壓鍋(消毒)、視頻喉鏡、除顫儀、呼吸機、血氣分析儀、纖維支氣管鏡、快速低溫滅菌系統(腔鏡手術必備)、腫瘤微創消融治療設備。
?
22.重癥醫學科。
?
心電圖機、血氣分析儀、除顫儀、心肺復蘇搶救裝備車、便攜式監護儀;功能架、微量注射泵(2通道)、防褥瘡床墊、不間斷電力系統(UPS)、床旁監護系統、呼吸機、控溫儀、簡易呼吸器、腸內營養輸注泵,氧氣接口、壓縮空氣接口、負壓吸引接口。
?
23.康復醫學科。
?
肌力訓練設備、電動起立床、功率車、治療床(含網架)、平衡訓練設備、運動控制能力訓練設備、功能性電刺激設備、直流電治療設備、低/中/高頻電治療設備、光療設備、超聲波治療設備、傳導熱治療設備、牽引治療設備、日常生活活動作業設備、語言治療/吞咽治療設備、針灸/推拿/中藥熏蒸等中醫康復設備、臨床常用矯形器/輔助具制作設備。
?
24.中醫科。脈枕、針具、灸具、罐具。
?
25.醫學檢驗科。
?
血凝儀、電解質分析儀、基因擴增儀、血流變儀、糖化血紅蛋白儀、特種蛋白分析儀、血培養儀、尿中有形成分分析系統、細菌/藥敏鑒定儀、電泳分析儀、流式細胞儀、血球分析儀(五分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血氣分析儀、急診生化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生物安全柜。
?
26.醫學影像科。
?
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CR)或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床旁X光機、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彩色B超(心臟)、彩色B超(腹部、血管)、動態心電圖機、心電圖機、腦電圖儀、肌電圖儀。
?
27.病理科。
?
快速冰凍切片機、病理石蠟切片機、自動組織包埋機、自動組織脫水處理機、免疫組化儀、光學顯微鏡。
?
28.輸血科。
?
儲血專用冰箱、專用低溫冰箱、試劑冰箱、標本冰箱、血小板保存箱、解凍箱、血型血清學離心箱、標本離心機、恒溫水浴箱、顯微鏡、專用取血箱。
?
29.消毒供應中心。
?
環氧乙烷滅菌器、超聲清洗機、封口機、制水設備、高壓水槍、高壓氣槍、干燥柜、10萬級層流凈化、雙門互鎖柜、高壓蒸汽滅菌器、全自動清洗機、生物監測儀。
?
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
?
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
?
(一)基本設備設施。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二)病區基本設備。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三)病房單元基本設備。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四)專科設備。
?
根據縣醫院專科發展及醫療服務需求,酌情配置。以下僅提出與基本標準不同的設備要求。
?
1.呼吸內科。
?
設有呼吸重癥監護病房(RICU)或病床的,配備纖維支氣管鏡、除顫儀、呼吸機、監護儀、床旁血氣分析儀。
?
2.消化內科。
?
電子十二指腸鏡、超聲胃鏡。
?
3.心血管內科。
?
配置主動脈球囊反搏泵,24小時長程心電圖檢測設備。設置心內科重癥監護病房(CCU)或病床的,配置CCU監護系統。
?
4.內分泌科。
?
胰島素皮下注射泵。
?
5.神經內科。
?
動態腦電圖儀。
?
6.血液內科。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7.腎內科。
?
血液透析機(帶有血液濾過功能)。
?
8.普通外科。
?
超聲刀。
?
9.骨科。
?
椎間盤鏡、脊柱內鏡、骨密度測定儀、神經電生理儀。
?
10.神經外科。
?
手術顯微鏡、腦室鏡、床旁血氣分析儀。
?
11.泌尿外科。
?
體外碎石機、尿動力學系統、輸尿管軟鏡、腎鏡。
?
12.胸外科。
?
超聲刀。
?
13.燒傷科。
?
翻身床、電動去皮刀。若設浸浴室,應配備相應設備。
?
14.婦科。
?
超聲刀。
?
15.產科。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16.兒科。
?
小兒呼吸機。
?
17.眼科。
?
眼底激光儀、眼底造影儀、間接眼底鏡、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角膜測厚儀、眼前節檢查系統。
?
18.耳鼻咽喉科。
?
電動耳鉆、電子測聽儀、手術顯微鏡、聲阻抗儀、耳聲發射儀、電子喉鏡、多功能睡眠監測儀、等離子刀、鼻阻力測定儀。
?
19.口腔科。
?
口腔全景機、牙科CT。
?
20.皮膚科。
?
紅外線治療儀、過敏源測定儀。
?
21.急診醫學科。
?
中央監護系統、自動心肺復蘇器、床旁血氣分析儀。
?
22.麻醉科。
?
神經刺激儀、經食道超聲儀、麻醉深度監測儀、肌松監測儀、變溫水箱。
?
23.重癥醫學科。
?
除顫儀(帶起搏功能)、CRRT;微量注射泵(4通道)、腸內營養注射泵、控溫儀。
?
24.康復醫學科。
?
踏步器及助行器、生物反饋訓練設備、減重步行訓練設備、兒童運動訓練器材、磁治療設備、冷療設備、氣壓循環治療設備、手功能作業訓練設備。
?
25.中醫科。
?
熏洗類、推拿類、中醫光療、中醫電療、中醫磁療、中醫熱療等設備。
?
26.醫學檢驗科。
?
微量元素分析儀。
?
27.醫學影像科。
?
X線數字胃腸機、X線數字乳腺機、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核磁共振(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設備(DSA)、經顱多普勒超聲(TCD)、動態血壓監測儀、動態腦電圖檢測儀。
?
28.病理科。
?
同基本標準,可在數量上適當增加。
?
29.輸血科。
?
熱合機、血型儀。
?
30.高壓氧室。
?
高壓氧治療倉。
?
31.消毒供應中心。
?
環氧乙烷消毒鍋、等離子滅菌器、真空滅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