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地區要降到全國最低價,到底誰才是最低價。
5大類耗材談判,鼓勵一票制
近日,福建省醫保局發布《福建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將對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留置針、超聲刀、鎮痛泵等5大類共17種醫用耗材,進行集中帶量采購。
采購基礎量根據 2018年 10 月 1 日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總用量的 70%確定,具體采購情況如下:??
?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要求中選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嚴格執行“兩票制”,鼓勵實行“一票制”。配送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和醫療機構采購需求及時送達醫用耗材。
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帶量采購的耗材大多采用一票制,經銷商或流通公司只承擔配送的作用,貨款直接從醫療機構或醫保流向生產企業,生產企業對配送商支付相關費用。
除了流通環節,上述文件對結款環節也有明確要求——回款周期一個月。
《征求意見稿》顯示,中選醫用耗材產品由醫保經辦機構統一代為結算貨款。各公立醫療機構均應通過福建省藥械采購平臺采購中選產品,當地醫保經辦機構于每月 15 日前按合同規定向中選企業支付上一月的醫用耗材產品貨款。
降到全國帶量采購最低價
自從2019年12月,國家醫保局表示要形成全國醫療器械價格聯動機制,2020年各地價格聯動政策開始不斷出臺,福建也不例外,要求本次耗材談判后的價格,要比其他地區的帶量采購價格更低。
《征求意見稿》顯示,本次耗材談判,械企申報價不應高于福建省現行采購價格且不高于全國其他地市級及以上集中采購(含帶量采購)價格。
對于人工關節類耗材談判,上述文件還要求降幅不達標的企業將直接淘汰。
第一輪淘汰各組套價格最低的企業,以及綜合降幅<20%的企業;第二輪淘汰組內綜合降幅最小且非本組最低組套價格的企業,各組綜合降幅≥25%的企業不淘汰。
除了福建,今年4月,云南省醫保局發布《云南省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動態掛網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骨科植入類、神經外科等10類高值耗材,以不高于全國最低實際采購價申請掛網。
3月31日,江蘇省醫保局發布《江蘇省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施細則(試行)》,要求械企應在全國現省、市級掛網價中新的最低價執行20個工作日內向省平臺申報價格信息;省醫保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全國同類產品最低價聯動,按相關規則調整掛網價。
4月15日新華網消息,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川渝兩地在醫用耗材招標采購上,將實施聯盟采購、結果共用、價格聯動。據不完全統計,兩地醫療機構超過3100家。
從各地政策來看,耗材的全國價格聯動已經開始,價格洼地不斷被填平,勢必對企業的全國價格體系產生沖擊。
已有械企放棄最低價市場
有業內人士分析,帶量采購的價格可能不太適合全國聯動,因為談判下來的價格和采購量直接掛鉤,量大則價格低,量小則價格高,要求企業把價格降到全國最低,就要給足采購量。
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項目研究員柳鵬程曾表示,企業本來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價格高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價格低一點,但是價格聯動后,企業不可能每個地方的價格都降的和欠發達地區一樣低,所以可能會把最低地區的價格往上提。
其實關于價格聯動,部分械企已經找到了應對方法——放棄周邊最低價市場。
一位參加過耗材帶量采購的某知名跨國械企的產品經理透露,帶量采購時相關部門會選擇市場份額較高的幾家械企一同談判,由于談判時給出的降幅較大,跨國械企只好放棄。
放棄的原因并不是在這個地區給不到這么低的價格,而是出于各地價格聯動的考慮。進行價格談判時,公司一般都會做策略,在帶量采購的這些區域有保底價格線,談判價格太低就只能放棄,因為會影響全國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