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衛生局,廳直各醫療機構,蘭州大學第一、二醫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 為了進一步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管理,提高統籌基金的使用效率,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滿足參合農民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促進新農合制度持續健康發展?,F就全省進一步做好新農合目錄藥品使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請遵照執行:
??? 一、加強用藥分級定額管理
??? 在全省各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實行用藥分級定額管理,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提高《甘肅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藥品目錄(2011版)》(以下簡稱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使用率,降低自費藥品使用率,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 各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的臨床用藥應當全部在《藥品目錄》范圍內選擇,二級及以上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報銷藥品1610種,一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809種,村衛生室483種。原則上,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單次診療過程中使用目錄外藥品品種不得高于10%,因病情需要必須使用目錄外藥品的,應當告知病人或其家屬,并經其簽字同意;二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單次診療過程中使用目錄外藥品品種不得高于5%;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對參合病人的臨床用藥應當全部在《藥品目錄》范圍內選擇,不得超范圍用藥;政府舉辦的村衛生室,未經審批不得開展靜脈輸液業務。
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執行《處方管理辦法》帶藥處方管理規定。原則上,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一般急性疾病出院帶藥不得超過3天用量,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5天用量。
??? 二、加強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管理職能,積極組織會同新農合管理機構,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和督導,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保護農民群眾和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新農合管理機構要緊密依托衛生行政部門,以合理用藥,合理檢查,控制醫藥費用為重點,認真做好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工作。
?? (一)實行目錄外藥品使用率,住院、門診平均醫藥費用通報和警示告誡制度。
??? 各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新農合用藥分級定額管理制度,每月公示目錄外藥品使用率,住院、門診平均醫藥費用,開展分析評估,并將公示內容報送轄區新農合管理機構。新農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公示內容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及時報送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新農合管理機構。衛生行政部門要對違反用藥分級定額管理制度和平均醫藥費用過高的定點醫療機構給予書面警示告誡并進行通報,督促其進行整改。對連續被通報2次以上或單月內使用目錄外藥品品種高于30%的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在經省衛生廳同意后,可撤銷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 (二)加強宣傳培訓,做好制度落實。
???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新農合管理機構要加強以用藥分級定額管理為中心的相關政策宣傳,提高政策的知曉度,爭取參合農民和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的支持,將制度落到實處。各級定點醫療機構要做好對醫護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新農合相關政策、要求、規范使用《藥品目錄》、醫護人員職責及應注意事項等,使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及相關人員掌握新農合業務知識和相關政策,提高業務水平,適應新時期開展新農合工作的需要。
?? (三)提高中醫藥使用率,落實新農合中醫藥報銷政策。
??? 各地要充分發揮我省中醫藥資源豐富的優勢和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點,探索通過提高中醫藥使用率解決農民“看病貴”問題的新途徑。落實中醫藥服務報銷優惠政策,新農合對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在原來提高10%,起付線降低20%的基礎上,報銷比例再提高10%,起付線再降低10%;村衛生室利用地產中藥材、院內制劑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農村常見病在新農合門診統籌中予以全額報銷。提高《藥品目錄》內461種中成藥、25種民族藥、200種院內制劑的使用率,努力實現中醫藥服務三個三分之一的目標。
?? (四)加快網絡連通,實時動態監測。
??? 各地要加快衛生網絡化和新農合“一卡通”建設,盡快實現新農合管理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HIS系統聯網對接,最終建成衛生行政部門、新農合管理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信息連通、共享的網絡體系,對參合農民用藥、檢查、治療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 三、推廣酒泉市治理過度醫療經驗,加強制度創新
??? 酒泉市在控制臨床合理用藥、治理過度醫療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地要借鑒其在限制使用抗生素、激素,嚴格控制輸液、單處方費用、住院費用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安裝并推廣使用三級醫師臨床使用抗菌藥物網絡控制軟件,加快實施臨床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網絡監控、對各級醫師抗菌藥物使用權限進行網絡授權等措施。學習其在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門診抗生素使用率不超過20%(5個品種),激素使用率不超過10%(2個品種),單處方用藥不超過3天劑量等做法,結合實際,加強制度創新,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新農合控費政策。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