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醫療器械研發投入占比
國內醫械企業長時間處于“低端化”,一個原因就是研發創新能力地下,遠落后于世界水平。這引起國家、社會、企業的高度重視,尤其是2014、2015年國家層面相繼出臺一系列促進創新的政策,這對引領國產醫械依靠研發創新實現“彎道超車”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內上市醫械企業研發占比
研發占比: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
國內上市醫械企業已有40多家,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產醫械的實力所在。而其真正的研發創新實力如何?選取14家上市醫械企業作為研究對象。
表格:國內14家上市醫械研發占比
企業 |
研發投入(萬元) |
占比(%) |
數據時間 |
凱利泰 |
2342.76 |
10.54 |
2014年 |
達安基因 |
11039.16 |
10.16 |
2014年 |
九安醫療 |
4104.74 |
9.65 |
2014年 |
樂普醫療 |
14207.74 |
8.51 |
2014年 |
魚躍醫療 |
14174.69 |
8.43 |
2014年 |
陽普醫療 |
1827.65 |
7.90 |
2015年上半年 |
寶萊特 |
2160.02 |
7.47 |
2014年 |
三諾生物 |
3896.34 |
6.04 |
2015年 |
利德曼 |
2799.6 |
5.21 |
2014年 |
九強生物 |
2614.90 |
5.14 |
2014年 |
威高股份 |
23810.00 |
4.5 |
2014年 |
和佳股份 |
4071.06 |
4.38 |
2014年 |
尚榮醫療 |
3103.92 |
2.66 |
2014年 |
新華醫療 |
14027.64 |
2.23 |
2014年 |
(數據來源:各上市公司公開年報,醫療器械創新網整理編輯)
1研發投入占比差距
數據顯示:國內醫械企業研發投入金額從千萬到億不等,但研發投入占比來看,都在10%或其以內,這一方面取決于企業的戰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國內醫械企業研發創新的“熱度”。
研發投入對拉動營業收入的作用不需多言,當下國內醫械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產品創新,加大研發力度,這也成為國產醫械逐步崛起的一個標志。
而據統計,強生、雅培、西門子、美敦力、GE、飛利浦、波科、BD等“大佬”企業是全球研發預算投入最大的幾家醫械公司。而正是研發投入的持久強大力度,促使這些企業在國際上長期占據霸主地位。?
有報道稱,目前我國整體醫療器械行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為3%,而國外的平均水平為15%。研發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企業個體規模過小。?
2國內醫械研發實力逐步提升
我國醫械產業狀況:大、散、小。產業規模龐大,市場巨大;但企業規模小、分散。這就決定了大都醫械企業的研發受到其規模的影響而無法長期維持較高水準,而這一現實狀況正式國產醫械大都步履蹣跚、發展遲滯的原因。
受到利好政策的強力刺激和持續增長的巨大市場需求,國內醫械企業的研發實力將逐步提升,并將出現,合并收購與研發創新互相促進的局面。
首先,合并收購將成為一段時間內的主題,強強聯手也將最終呈現出巨頭企業,從而為巨大的研發投入提供可能。
其次,研發將受到空前的關注,承托起企業轉型升級的可能。國內醫械產業將整體投入研發創新。
最后,國內龐大的市場將支撐起較高水平的研發占比,而研發需要的巨大資本投入將促進企業兼并、社會資本重新整合。
加大研發創新投入,與企業合并收購將相輔相成,彼此促進。最終將形成國產醫械巨頭企業,一定意義上將實現國產醫械的崛起。
3深圳的啟示
南方日報消息顯示:深圳醫療器械企業一直以來保持著較高的企業研發投入,部分規模企業的研發投入比超過10%。而較高的研發投入使得深圳的醫療器械企業擁有自主專利數量為7532項,部分主流產品的核心技術已達到或接近甚至超越國際先進水平。
?
深圳醫械企業也逐步走出國門,成為國產醫械崛起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