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民營藥企異地搬遷和多元化經營的“限制令”,減環節、少跑腿,實現受理審批“一網通辦”,一大波民營藥械企業的政策紅利正在到來。
近日,安徽省藥監局出臺了《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促進藥械民營企業發展的有關措施》,全力支持我省民營藥械企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監管,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措施》提出要對企業發展進行良性引導,壓實企業藥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既依法從嚴查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把好“質量安全”關,加強法律宣傳解讀,開展法律法規培訓,重點彌補企業質量負責人、質量受權人、管理者代表在政策法規方面的不足。
依法破除藥品流通政策壁壘,依法取消了制約民營藥品經營企業發展的異地搬遷、多元化經營等“限制令”。
完善監督檢查和抽檢信息發布、檢查結果判定、不合格公告的原則和程序,既對違法違規企業產生有力地震懾,又要防止因公告審核程序不完整、專業術語被誤解等,給企業造成不應有的負擔。
優化審批服務,做好“減法”
《措施》指出,要加快推進全面網上受理、全程網上審批,最大限度減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證明、減時間、減跑動次數,對不利于產業創新發展、新業態發展的審評審批事項依法進行“立改廢”。
其次,要提高注冊檢驗效率。研究制定注冊檢驗規范,壓縮檢驗時間,提高檢驗效率,建立注冊檢驗考核評價制度,強化對注冊檢驗的監督管理。
政府還要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探索搭建省際企業交流平臺,服務本省企業與藥械產業發達地區龍頭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讓本省的企業擴寬眼界、提升綜合管理,汲取市場經驗。
加強資金支持,鼓勵創新
《措施》提到,要加強對符合我省相關產業扶持政策的藥械企業申報專項資金的支持。積極推動《安徽省現代醫療和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落實,鼓勵藥械技術創新,促進醫藥產業做大做強,逐步構建我省醫藥產業集中與創新集聚格局。
其次,要加強對“十大皖藥”產業扶持,強化資金獎補,鼓勵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將“十大皖藥”等品種打造成全省的一張名片。
政策推動下的優勝劣汰
國家一直在強調民營企業的重要市場地位和價值,出臺了許多的支持性政策。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對民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各省的對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支持措施來看,將加快民營企業的優勝劣汰,推動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民營藥械企業來說,同樣如此。
3月25日,青海省發布的《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到了許多對于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強監管和優化服務兩個方面。
比如,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到2019年年底前,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全面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個體工商戶1天內登記發照。簡化企業登記流程,取消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積極推行“一窗受理”;放寬經營范圍限制,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允許民營企業依法平等進入。
同時,優化藥品生產流通市場準入機制,完善藥品企業退出機制,支持和優先許可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允許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具備資質的藥品經營企業,代為銷售其持有的藥品;將藥品廣告異地備案改為“告知承諾制度”。
同時,加強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不安全、特種設備不安全、產品質量不合格、假冒偽劣、價格違法、混淆仿冒、商業賄賂、商標侵權、專利侵權、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
江蘇省也在去年11月出臺了《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進民營企業市場準入便利化。同時,優化藥品流通市場準入機制。
3月1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印發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25條措施的通知》,提出放寬市場準入,降低民營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其中提到,幫促重點民營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全省民營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遴選出成長性好、科技水平高的重點骨干企業實行“一企業一對策、一項目一幫扶”機制,協助加快產品注冊檢驗速度;對符合我省第二類醫療器械快速審批的,列入綠色通道,實施快速審批。
1月14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出臺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
其中提到,要提升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和重大項目審評審批效能。
作為民營藥械企業,應該盡快調整發展思路,加強企業內部的規范化管理,才能夠真正的搭上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快車,抓住機遇,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