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呈現區域產業差異化發展趨勢,衍生出了一批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并以某些特定細分領域為切入點和重點發展方向,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產業發展道路,當地政府從產業定位、政策扶持、產業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值得參考。
隨著政策、資金等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加,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呈現出集群化發展的趨勢,從國家層面到地方,都在積極布局和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以長三角、環渤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為代表的三大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主力部隊,同時,以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為核心的區域產業集群也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特征。
在產業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區域產業的差異化發展態勢也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由此衍生出了許多頗具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以某些特定細分領域為切入點和重點發展方向,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產業發展道路,如昆山的小核酸、臺州原料藥等。
醫療器械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學科交叉廣泛、技術集成融合等特點,與藥品相比,所需的產業配套設施及服務更加復雜,因此對于地區產業,尤其是與一二線城市相比不具備政策和資源優勢的地級市甚至區縣、鄉鎮來說,從細分領域切入,或許更有利于形成領域內的發展優勢。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也已經出現了以浙江桐廬縣的內窺鏡產業、河南長垣縣的醫療耗材產業等為代表的特色醫療產業集群。
一、浙江桐廬:全國最大硬管內窺鏡生產基地
浙江省桐廬縣的醫療器械產業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是浙江重要的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區,也是全國最大硬管內窺鏡生產基地,曾被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授予“中國醫用內鏡產業基地”稱號,其主打產品——醫用硬管內窺鏡手術器械,在全國醫療器械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1. 頂層設計:2017年,桐廬主動融入“產業強縣”戰略,大力建設“中國微創外科器械小鎮”,已納入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產業布局,也是浙江省首個以醫療器械產業為核心的小鎮。
2. 產業規模:2017年,桐廬縣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達到13.7億元,稅收1.22億元,同比增長28%,發展勢頭迅猛。
3. 產業主體:根據火石創造統計,截至目前,桐廬已集聚了超過1000家醫療器械企業,其中生產企業82家,配套手術器械國內市場份額占有率達30%以上,涌現出了“康基”、“天松”、“光典”等行業龍頭企業。
4. 體制改革:桐廬縣搭建了醫療器械銷售平臺,并大刀闊斧地進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其中就有對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告知承諾制,申請人只需簽署告知承諾書,就可領取經營許可證,1個月內工作人員上門核查承諾事項。僅兩個月,就已有325家經營企業入駐該平臺,集聚效應非常明顯。根據火石創造統計,近五年桐廬縣醫療器械企業加速聚集,僅2018年就新增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500余家,同比增長超130%,集聚效應非常明顯。
?
圖1 桐廬縣醫療器械企業增長情況
5. 產業服務:依托浙江省食藥監局與縣政府簽訂的《關于打造中國微創外科器械小鎮的合作協議》,設立了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桐廬受理點和創新醫療器械服務點,打通了審批、檢驗、檢查通道,并在縣域內實現了送檢產品受理、檢測狀態查詢及最新產品標準查詢等功能。
二、河南長垣:“中國醫療耗材之都”
河南省長垣縣于2011年被全國衛生產業管理協會授予“中國衛生材料生產基地”稱號,2019年又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授予“中國醫療耗材之都”稱號,成為全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及衛生材料生產基地。
1. 頂層設計:醫療器械及醫用材料產業是長垣縣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主要分布在縣城北部的丁欒、張三寨、滿村、城關、佘家等鄉鎮。2018年,長垣縣委縣政府還規劃了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規劃面積2000畝,依托駝人控股集團為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滅菌、檢測、產品設計、模具加工、機械自動化制造、產品注冊、營銷渠道等在內的多種共享資源。
2. 產業規模:2017年,長垣縣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年生產總值約80億元,同比約增100%,2018年突破100億元。2017 年,醫療器械行業共納稅總額近3億元,占全縣稅收總額的9.8%。2017年,規模以上衛材行業完成增加值26.2億元,同比增長17.5%。2018年1—10月,衛材行業增加值增長23.4%。敷料類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出口70余個國家和地區。
3. 產業主體:截至2019年2月,長垣縣共有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1500余家,從業人員6萬余人,擁有飄安、駝人、宇安和華西公司等龍頭骨干企業。
4. 產業成果:根據火石創造統計,目前長垣縣共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2169件,涉及注射穿刺器械等20大類醫療器械產品,其中醫用衛生材料及輔料類批件占總數的32.3%,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類占23.1%,醫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占20.5%。
圖2 長垣縣醫療器械批件類型分布情況
5. 品牌宣傳:長垣政府依托中國中小企業長垣網,建立了長垣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網,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布集群動態,宣傳集群內企業,推廣長垣集群品牌,并先后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及各種行業展會,通過重點宣傳和捆綁推廣,提高了知名度,打響了長垣集群品牌。
三、江西進賢:打造中國醫療器械第一縣
進賢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是江西省首批20個省級工業示范產業集群之一,醫療器械產業也是進賢縣十大支柱產業之一。
1. 頂層設計:隨著南昌市將醫療器械產業上升為市級戰略,也同時提出了要把進賢縣打造成“中國醫療器械第一縣”,把醫療器械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產業的發展目標。進賢醫療器械產業未來發展定位從低值耗材向中高端耗材轉型,從無源設備向有源設備轉型,將8平方公里的醫療器械產業基地建成集研發、孵化、生產、展示、流通、服務于一體,集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統一高效滅菌中心、國際采購中心、康復健康體檢中心于一身的醫療器械產業城。
2. 產業規模:2018年,全縣醫療器械產業產值突破150億元。其中一次性輸液器優勢格外突出,占全國市場30%,全省醫療器械銷售量達70%以上。
3. 產業主體:截至2018年底,該縣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6家,全國醫療器械百強5家,擁有江西洪達集團、益康集團、廬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北際醫用塑膠業(南昌)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進賢縣有銷售企業670余家,有6萬多人活躍在全國各地的醫療器械銷售領域,在全國注冊了5860多家銷售公司,代理銷售品種達6000多種。每年,經進賢籍從業人員銷售的醫療器械產品都占全國總銷售市場的半壁江山。
4. 產業基金:2019年4月,南昌市發布《關于支持南昌市進賢縣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將在進賢縣設立100億元醫療器械產業基金,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撐醫療器械千億產業,鼓勵做大做強,收購國內外醫械企業。
5. 產業服務:進賢縣設立醫療器械監管分局,進一步加強對進賢縣醫療器械企業的監管和服務,提升該縣醫療器械行業規范化水平。由縣人民政府和上海產業合作中心合作共建的江西省醫療器械產業基地將計劃建設標準廠房500萬平方米,打造從研發到孵化、生產、展示、流通、服務六個平臺,以及放射性滅菌中心、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國際采購中心、康復健康中心等四個中心,讓基地成為進賢縣醫療器材產業招商的高地,使產業從招商向引商轉變。
四、小結
以上縣級產業集群構建起了特色產業優勢,此外,蘇州的眼科器械 、無錫的醫用超聲設備、寧波的MRI設備等也都在國內建立了明顯的優勢。
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離不開地區政府從產業定位、政策扶持、產業服務等各個方面開展工作,各種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到位,同時做好精準定位、精準招商、精準服務,從而實現了產業快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