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第131期)
按:江蘇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三醫聯動,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步達到了讓政府、群眾、醫院、醫生多方滿意的效果。
?
?
江蘇省堅持三醫聯動? 創新體制機制?
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改工作,于2013年全面實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5年被列為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省,同年10月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該省以建設“健康江蘇”為抓手,堅持“三醫”聯動,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確保“三個到位”,形成醫改新格局?
全省上下強勢推進醫改試點,做到“組織領導、政策配套、宣傳培訓”3個到位。一是在組織領導上,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常務副省長、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各地也建立相應領導組織,形成上下聯動的推進機制。全省各級層層簽訂醫改工作責任書、出臺醫改實施方案、加強醫改研究探索、推出多項醫改新政,全力推進深化醫改。省醫改領導小組7個主要成員單位分別包干13個省轄市,省醫改辦實行集中辦公,建立醫改進展、重點工作、信息報送月報告與通報制度,省委改革辦、省政府督查室先后4次組織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工作督查,推動試點工作有效落實。二是在政策配套上,根據綜合醫改試點任務,緊緊圍繞醫改重點難點問題,堅持“三醫”聯動,全力攻堅克難,注重制度銜接,出臺包括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編制管理和人事薪酬改革、政府衛生投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藥價格改革、藥品集中采購、分級診療制度、鼓勵社會辦醫等政策文件47個,明確許多突破性政策和創新性舉措,醫改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三是在宣傳培訓上,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社會宣傳,對政府部門和醫護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去年全省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報道983篇(其中中央媒體98篇),省本級刊發296篇;編發《江蘇醫改動態》39期。?
二、實行“三個同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
堅持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政府投入同步推進,2015年10月全省所有204家(其中南京地區57家)部省市區屬醫院、部隊醫院、企事業單位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一是同步調整服務價格。實行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監測顯示,全省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收入,83%通過價格補償。二是同步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出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與醫療機構建立談判機制等文件,將調整后的收費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大力推進單病種付費、按病種分值結算。全省90%以上新農合地區實施門診總額預付和按病種、按床日付費相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三是同步加大政府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集中資源的要求,各級政府下決心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近3年衛生支出年均增幅達22%以上,到2017年達1000億元左右,比2014年翻一番。此次取消加成、調整價格后的缺口全部由政府補助,并將公立醫院長期債務納入政府債務平臺予以化債。目前,改革呈現“兩升、兩降、兩持平”的良好態勢,即醫療收入和醫療服務效率上升、藥品和檢查收入下降、醫療服務量和患者次均費用基本持平。?
三、創新“三項舉措”,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積極性?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成立由政府負責同志牽頭的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研究解決醫院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落實領導、保障、管理、監督4大責任。10個省轄市成立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128家醫院建立理事會,探索形成法人治理結構。同時明確醫藥費用增長控制標準,開展績效評估,強化監管。二是創新編制管理。研究出臺創新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管理實施意見,實行人員總額按床位數確定、編外人員備案管理、收入待遇同崗同酬,解決目前沒有編制人員的身份和待遇問題。三是完善薪酬制度。印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導文件,將績效工資總量上調到基準線的180—190%,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單位不受限制。同時強化績效考核,搞活內部分配,實行年薪制,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水平。?
四、加快“三化建設”,構建醫療機構協同發展新格局?
一是推進縱向一體化。出臺醫聯體建設、婦幼健康項目分級服務等系列文件,在城市,以大醫院為龍頭建立緊密型或松散型醫聯體;在農村,實行縣鄉村一體化,大力發展醫療聯合體、醫療集團。集團內實行統一人員招聘、統一崗位培訓、統一薪酬待遇、統一崗位管理、統一質量控制、統一物資采購等,建立起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目前,全省共有各種性質的醫療聯合體169家,其中醫療集團45家;對口幫扶實現基層機構全覆蓋;全省鄉鎮衛生院領辦村衛生室的比例近70%,667名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管理。二是實行資源集約化。以城市三級醫院和縣(市)區域性中心醫院為龍頭,以重點臨床專科及骨干醫務人員為支撐,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推進區域醫療資源中心化和集約化。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5級的信息網絡,全省2/3以上的縣(市、區)建成遠程會診、病理、影像、心電、消毒供應等5大中心,既節約資源、帶動基層提高水平,又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服務。三是形成辦醫主體多元化。先后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江蘇省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投資指引》等文件鼓勵發展社會辦醫,明確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張床位為社會辦醫預留規劃空間,同步預留診療科目設置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空間;社會辦醫療機構在機構設置、執業監管、技術準入、設備配置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有同等待遇,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全省非公醫療機構床位數已占總數的21.5%,三級民營醫院發展到12家。?
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問題導向,注重頂層設計,創新政策舉措,江蘇省的公立醫院改革初步達到了讓政府、群眾、醫院、醫生多方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