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老齡化與慢性病挑戰?中英醫學家探討醫療服務新模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旺盛的醫療需求與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已成為衛生界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此環境下,新型醫療模式正被熱切期待。2月16日,諾丁漢-寧波循證醫學研討會在浙江寧波舉行。中英醫學專家圍繞醫療制度體系建設、科技應用路徑等方面,對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而互聯網技術與醫療技術進步、患者對醫療需求的提高等環境要素的變化,亦推動著醫療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和健康科學系生物分子科學中心主任伊恩·霍爾教授認為,目前,公共健康問題是中國公共醫療衛生面臨的挑戰之一。老年人口急劇增長、飲食習慣的改變,都使得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病成為消耗醫療資源的“黑洞”,新型醫療模式的改革正“呼之欲出”。
伊恩·霍爾表示,在英國,慢性病患者一般不會去大醫院,而會選擇到社區醫院進行診療,分級診療制度正在激發醫療新體制的種種想象。伊恩·霍爾表示,希望能通過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來創新醫療體制,從而來提高患者滿意度。
寧波市第一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勵麗表示,目前寧波醫療保健方面的活動仍處于較低水平,主要是健康講座及科普知識普及,沒有形成通過循證醫學精神科學研究得出的各類疾病的統一的疾病綜合管理模式及醫療保健知識。
“這幾年,為了更好地應對患者的健康需求,我們醫院陸續開設慢性病綜合管理進修培訓班、寧波市肥胖俱樂部等,并深入基層醫院、學校、敬老院等地開展基層培訓工作、慢病義診,基層群眾也得到了專家的精致醫療服務。”勵麗表示。
而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國際事務部主任卡特琳·埃文斯教授看來,若要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還需進一步發展專業護理人才。她表示,目前英國的高級、專科護士人數呈上升趨勢,在諸多醫療服務中具有潛在影響力。專業護士會為病人提供專業、后續的醫療服務,增強康復路徑,尤其對慢性病人起到教育、咨詢的作用。
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許國章表示,希望中英科研人員、臨床醫生間能繼續進行互動,并聯合共建公共衛生研究基地,開展居民健康相關的大數據研究,依托區域衛生平臺,開展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方面的循證醫學研究。
會上,英國諾丁漢大學還與寧波市第一醫院、寧波市疾控中心開啟合作新篇,寧波市第一醫院掛牌建立“諾丁漢—寧波循證醫學研究分中心”,寧波市疾控中心掛牌建立“諾丁漢—寧波公共衛生研究基地”。今后,英國諾丁漢大學將和寧波市第一醫院、寧波市疾控中心,在高血壓、慢阻肺、肥胖防控、心身醫學及大數據分析利用等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和實踐探索。(記者李佳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