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廣東省第一批醫用耗材2019年第一次競價交易產品新增報名及補交相關材料的通知》,根據通知,廣東省將開展第一批醫用耗材競價交易產品新增報名及補交經濟技術標評價指標評審賦分證明等相關材料工作,已經發布兩年多的《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九部門關于廣東省醫療機構醫用耗材交易的辦法(試行)》(粵衛〔2016〕53號)(以下簡稱交易辦法)就這么突然宣布要開始大展身手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結合交易辦法和此次的通知,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解析如下:
一、采購目錄細化競價和議價,第一批均為競價采購
根據交易辦法,采購目錄分為競價采購目錄與議價采購目錄,并且未納入采購目錄的品種實行直接掛網交易,原則上競價目錄主要是高值耗材,議價目錄主要是低值耗材。此次第一批包括的三大類:心臟血管介入類醫用耗材、外周血管介入類醫用耗材和心臟起搏器類醫用耗材,均采用競價采購。
二、入市價,直指價格洼地
同生產企業同一品種入市價=min{全國(不含廣東省)各省中標價最低值與廣東省現行最低采購價},具體方法見下表,因為報價不得高于入市價,所以說其實入市價擔當著限價的職責。
三、自由團購搭配雙信封模式
競價品種采用雙信封評審,并且醫療機構可自主選擇聯合采購方式:交易平臺按品規匯總團購、醫療機構自主聯合團購。兩種方式的區別如下:
相同點:都需先填報遴選品種的采購量和采購期限,交易平臺每季度自動匯總擬采購量。
不同點:前者由各醫療機構自行填報,季度匯總全省所有醫院擬采購量,后者是醫療機構自主構成聯合體,填報的是聯合體采購量,每季度匯總按聯合體公布。
雙信封評審中經濟技術標評審主要涉及了產品認可度、企業銷售規模、產品質量認證、質量抽檢情況和配送率五個方面,前兩個指標權重占總權重70%,通過PMA(或510K)、CE認證或者ISO13485認證會有相應的產品質量認證情況,可以看出廣東此次對產品和企業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其中新增產品的“產品認可度”、“企業銷售規模”、“配送及時率”按基礎分(分別為10分、5分、6分)賦分。
經濟標得分由高到低進入商務標評審,商務標按照價格由低到高選擇成交品種,除同組只有2個品種外其他組均選取最低價和次低價兩個品種作為交易品種。
?
四、其他注意事項:
1.此次遞交材料時間緊、任務重
要遞交的材料主要包括三類:新增產品報名材料;資質更新材料和經濟技術標評價指標評審賦分相關證明材料。
時間方面:紙質材料現場遞交截止2019年4月30日下午17:00時;正式系統維護時間是2019年4月28日-2019年5月5日。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遞交是一直都可以遞交的,只不過在截止時間前遞交報名及相關材料的第一批競價范圍內的產品,納入2019年第一次競價交易產品審核范圍,截止時間后遞交材料的話,僅能參加2019年第二次及以后的醫用耗材交易工作。
2.?項目期間第一批產品暫停發起新合同
屬于第一批醫用耗材范圍內的產品,項目期間掛網交易系統將暫停發起新合同,待競價結果公布后根據醫療機構報量情況與其簽訂新的合同;原簽訂的未執行完的合同繼續執行,至第一批醫用耗材第一次競價結果公布。
也就是說,第一次競價結果公布后,三類產品將直接走競價議價系統,然后進行帶量采購,醫院采購只能采購最終入圍產品,加之雙信封對價格的要求,可以預見的是,又將有一批企業忍痛降價以換取市場。
3.以季度為周期,工作量巨大
根據交易辦法和目前咨詢的官方信息,評審入圍以一個季度為一個周期,每個季度都會進行調整,這一點和藥品相似。每個季度都要進行相關信息的維護,對于企業來說,工作量可想而知。
4、是否借鑒藥品“省市”共建模式值得關注
目前,廣東的藥品采購有三大具有代表性的平臺,分別為省平臺、廣州平臺和深圳平臺,“省市”共建和GPO色彩濃厚。廣東省未來的耗材采購,是否會借鑒藥品的“省市”共建模式、GPO是否會成為廣東省耗材采購的一種新趨勢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重點。
附:廣東藥品三大平臺競爭態勢比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