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七部門7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與居民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
當前,“鼓勵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指導意見》提出,2016年,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試點。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政策研究處副處長秦坤介紹,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
《意見》明確,家庭醫生是簽約服務第一責任人,主要包括基層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師、退休臨床醫師、非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簽約服務。秦坤提到,簽約服務不是一個人去提供服務,而是采取團隊服務形式,并有二級以上醫院醫師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居民或家庭自愿選擇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
《意見》提出,合理確定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方式分擔。
有了這樣的制度,生病了就可以先問身邊的“醫生朋友”,家庭醫生是健康的“守門人”,有助于撬動分級診療生銹的齒輪,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頑疾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那么,在其他國家,民眾簽約家庭醫生的情況如何?在轉診、收費、服務上,是更方便還是更麻煩呢?
美國時事評論員杜劍鋒觀察,在美國,絕大多數的個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具體來說,在獲得醫療保險之后,就可以選擇家庭醫生來為自己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了。而且,這一服務是不需要簽約的,如果對家庭醫生不滿意,可以隨時更換。
美國的醫療保險體制也是基本圍繞家庭醫生來定制的。在這一背景下,有時候可能會導致診療過程延長,使病情無法得到及時的控制;但絕大多數情況下,診療效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
杜劍鋒介紹,很多醫療保險公司,會規定在出現身體健康狀況的時候,必須先去找家庭醫生就診,有的時候,雖然患者心臟有毛病,但是為了醫療保險按條例報銷一定比例,必須先到家庭醫生那里去,然后由家庭醫生指定專科醫生,這樣,有的時候效率會低,可能會導致病情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但是總體來上講,家庭醫生制度對醫療資源合理分配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杜劍鋒介紹,除了疾病的治療之外,家庭醫生在美國還發揮了一個更大的作用,那就是體檢、營養保健等日常身體健康的維護。越來越多的科研顯示,在疾病早期的診治會比晚期發現之后診治的效果會好,花費的費用也要低,而且對于保險公司來講,一些疾病在早期出現的時候,甚至沒有出現的時候,就被防治了,這樣耗費會大大的減少。所以在美國購買醫療保險的時候,絕大部分醫療保險都提供免費的一年一次到兩次的全身的健康體檢。而這種全身的健康體檢都由家庭醫生來提供。
旅居法國的萬凌虹女士告訴我們,在法國,家庭醫生是不需要簽約的,個人只需要向社保局提交一份聲明即可。從費用報銷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家庭醫生的話,看病可是要多花不少錢的。
萬凌虹介紹,一個沒有家庭醫生的人,他去看病,他的報銷,像普通門診大概是23歐,23歐社會保險能給報下來,沒有家庭醫生是6.9歐,如果有家庭醫生是16.1歐。去看家庭醫生,比如他覺得你需要看皮膚科醫生,需要去看鼻腔醫生,這個家庭醫生會給到鼻科醫生或皮膚科醫生寫上一封信,你拿著家庭醫生的信去看,基本上都能報銷下來。如果假設你沒有,很多都是社保不給報的。申請了家庭醫生之后,要去看醫生,家庭醫生正好檔期全部排滿,因為實際上都要預約,比如,咳嗽這種病,不會給你安排急診,所以肯定會等。但是如果出現那種急診,可以直接去醫院,去急診科。就只要是病情比較危急,肯定沒問題。
萬凌虹透露,法國家庭醫生收費標準是統一的。以普通醫生為例,費用為23歐,6歲以下的兒童是26歐。如果醫生的級別更高,收費也會相應提高。
最后,我們去澳大利亞看看。《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說,澳大利亞的大型醫院是沒有門診的,里邊只有針對長期住院、開刀手術病患的服務,或者是急診服務。因此如果生病了,首先要找的就是家庭醫生。
胡方介紹,家庭醫生也叫做全科醫生,是澳大利亞人面對疾病時所需要面對的第一人,可以在各個社區中心地段的醫療中心或者是醫生自己設立的診所找到他們。家庭醫生并不像急診室那樣是24小時服務,如果你真的在非診所工作時間需要家庭醫生的幫助,也可以電話要求醫生上門服務。但是就看排班的情況了,通常并不會是你平時看的那一位醫生。一般,家庭醫生只是對你的病診進行初步的調查,頭疼、感冒一類的小毛病,會給你直接開藥方治療,較為嚴重的疾病,家庭醫生就需要寫轉借信,由病患帶著轉借信去專科醫生處問診。家庭醫生可以有效的幫助專科醫生進行初步的篩選,把病人分流。也可以把病患可能并不清楚到底要找什么樣的專科醫生的問題替病人判斷解決了。家庭醫生很好的幫助減輕了專科醫生的工作量,患者持有家庭醫生的轉借信通常只需要電話預約,根據預約的時間直接見專科醫生,進行接下來的治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