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療服務改革給市場帶來的機會
最近,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指出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要緊緊圍繞加強兒科醫務人員培養和隊伍建設、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改革、防治結合提高服務質量等關鍵問題,系統設計改革路徑,切實緩解兒童醫療服務資源短缺問題。
加強兒童衛生服務發展改革的影響有幾個方面。首先,兒科的特點是藥品使用率低,小病多,但診次量大。由此導致的影響是,兒科藥品收入少,這也是各大綜合性醫院不愿意開設兒科的主要原因。同時,兒科醫生服務量高,需要更巧妙地處理與病人和其家屬的關系,精力耗費大但收入低。因此,兒科醫生流失嚴重。
未來要改變這種情況,除了要培養大量的醫生,以及鼓勵或用政策引導綜合醫院開設兒科,更關鍵的還是要讓兒科的服務模式能夠符合醫生的動力。從這一點上來看,提高兒科的服務費很難避免,在這方面也需要很強的政策補貼和支持才行。兒科從收入和利潤上來看都不如其他科室,要讓醫院有動力發展這一科室,除了政策指引之外還需要補貼,尤其對于培養醫生以及將兒科醫生深入到基層機構,本身就需要一大筆投入,因此補貼會無法避免。在經濟情況良好的地方展開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其次,未來兒科醫生培訓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目前兒科醫生本身是稀缺的,而兒科的培養卻是長期的且多方面的。長期指的是經過醫學院和醫院規培之后,在進入基層兒科或醫院兒科的道路上,需要對醫生進行長期的培訓以持續提升其實力,才能將兒科做強。而多方面指的是,兒科比其他科室更容易引起醫患糾紛,因此在醫生溝通、服務細節和處理糾紛的技巧上,要比其他醫生進行更為深入和有針對性的培訓。
第三,因為兒科大部分都可以在基礎醫療機構解決,未來將兒科醫生深入社區將成為趨勢,這需要政策的直接支持。兒科進入社區將有可能帶動整個家庭為單位的社區醫療發展。一方面來說,兒科用的都是常規藥品,大部分情況屬于低風險問題,常規的檢查配合用藥(甚至無需用藥)以及一些健康指導就能解決問題。因此對藥品目錄的需求量不如成人這樣高,基本的藥物目錄就可以滿足大部分的需求。
另一方面來說,社區醫療機構兒科的發展將會是社區醫療營銷的一種方式。一旦優質的兒科服務被社區居民接受,家庭成員也有可能更加信賴社區醫療的品牌和服務模式,間接帶動一部分其他的醫療服務。同時,兒科也是社區醫生建立與病人長期關系,推廣品牌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此基礎上,讓社區醫生慢慢發展成家庭兒科保健醫生,再成長為家庭醫生將有可能。
第四,擴展兒科對于兒科藥品生產商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渠道,尤其是基層機構如果增設兒科的話,需要建立新的方式進入廣大的基層機構,將獲得一個量增的機會。在基層的廣大普通兒科就診需求的基礎上,嫁接針對兒童的健康保健、教育、疫苗等服務才更有可能,而不是像目前市場上的移動醫療工具一樣,將兒科服務與醫生完全脫節。
最后,兒科醫生大量培養對于體制外的機構也是利好。兒科與其他科室的不同是病人家屬非常在乎就醫質量和體驗感,目前的公立兒科人滿為患,就醫滿意度很低,家長普遍認為帶孩子看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在兒科的服務體驗上,家長更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因此,兒科醫生的大批成長將有助于體制外基礎醫療機構在兒科上的崛起,通過更有效率的服務流程、更好的服務體驗、信得過的服務質量吸引用戶。體制外兒科的崛起帶來的量增意味著價格可以變得更加親民,比目前的高端兒科服務更容易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