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根據《三明市衛生局關于加強醫療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明衛〔2014〕136號)文件規定53種門急診不需要輸液病種的基礎上,我院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靜脈輸液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自2016年4月7日起全面停止患者門診靜脈輸液(兒科除外),降低輸液安全隱患,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
醫院重新調整靜脈輸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進一步加強靜脈輸液管理,要求醫務人員嚴格掌握靜脈輸液使用指征。加強培訓教育。舉辦專題培訓會,對全院醫務人員靜脈輸液使用指征相關知識的綜合培訓和指導,充分認識加強靜脈輸液管理的重要意義,提高醫務人員規范靜脈輸液的意識。廣泛開展宣傳。通過媒體、網絡、院刊及健康教育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取得群眾理解,促進醫患配合,確保科學規范進行靜脈輸液得到有效落實。加強監督考核。在開展處方規范性點評的基礎上,組織開展靜脈處方點評,重點關注輸液的必要性,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了解兒科門診、急診靜脈輸液使用比例。每月對醫囑中輸液治療的合理性進行監控及點評,及時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改進措施,跟蹤管理,持續改進,并將處方及醫囑點評結果納入目標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