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書記調研耗材
6月13日,江蘇省醫療保障局發布消息,6月4日,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蔣卓慶赴省醫療保障局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情況調研。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都是醫保局或發改委等相關領導對高值耗材進行調研,如去年9月,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一行赴北京積水潭醫院調研高值耗材,以及今年5月,陜西醫保局副局長趙躍虎一行到咸陽市中心醫院調研耗材。
而本次江蘇卻是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到醫保局開展調研。
調研中,蔣卓慶就推進高值醫用耗材招采體制機制創新改革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他強調要以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為目標,整體推動改革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要加快推進招采平臺建設,在推動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招采全部上網,實現‘應進必進’的基礎上,盡快推動聯盟采購。
這并非江蘇首次將“信息化、公開化”作為招采重點。今年4月1日,江蘇省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管理的意見》(下稱“《意見》”),加強高值耗材臨床應用信息化管理以及推動高值耗材信息公開成為工作重點。
《意見》要求,醫療機構建設的高值耗材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應包括高值耗材遴選、采購管理、臨床應用動態監測以及超常預警等功能。同時,醫療機構要主動向患者提供耗材詳細內容費用清單,并提供所用耗材信息的查詢渠道,提高醫療費用透明度。
醫保將成耗材治理殺手锏
蔣卓慶在本次調研高值耗材中強調,要進一步明確改革的范圍、主體和醫保支持政策,不斷提升基本醫保統籌層次,為統一采購打下基礎。
其實在耗材市場劇烈變動的過程中,醫保局和醫保付費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不論是北京取消醫療機構耗材加成,還是安徽將要開展高值耗材帶量采購,還是江蘇推進高值耗材招采體制創新改革,其本質都是為了降低醫用耗材價格,把節省下來的費用移到醫療服務中,回歸醫生的價值。
正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雷海潮所說,要降低醫療設備檢查價格,取消耗材加成,實施耗材聯合采購,與此同時,提升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改善醫療服務。
但是其中存在矛盾點,是先降低耗材和藥品的價格,還是先提高醫療服務價格?若是先降低耗材和藥品的價格,則導致醫院收入不足,生存受困,醫生收入降低,可能會制造出更多的亂象;若是先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則會導致患者看病更貴。陷入兩難。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恒鵬在《中國過度醫療的根源與破解》一文中分析到,若把思維局限于調整醫藥價格,改革難以起步,但建立科學的醫保付費機制給我們提供了一條避開這一死結的途徑。
而醫保的DRGs(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似乎正是高值耗材治理的強力手段,因為整個診療過程費用總額限定后,醫生如果個人逐利,不合理使用耗材,就會造成醫院整體的損失,因此醫生會受到內部的多方監督,這種“內控型”制約會導致耗材使用量大幅減少。
目前,DRGs付費方式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30個城市試點展開。同時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20省醫保局相繼接管耗材招標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