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降價控費聲音響亮,先是李克強總理批示“望認真貫徹決策部署,敢觸動利益,努力降低虛高藥(耗)價”,后是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強調“公立醫院改革核心是圍繞藥價虛高發力”。進入2019年,新上任的醫保局更是把“通過醫保準入、招標談判等方法將(高值耗材)虛高的價格降下來”作為醫院高值耗材管控改革4大目標之首。
而自2013年國家發布86號文后,各地積極部署省內集中采購工作,到2018年絕大多數省份新一輪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相繼完成,價格聯動、動態調整成為各地招采工作的重頭戲,整個耗材集中采購環境呈現出“參考全國最低價”、“一地更比一地低”的特點。政策吹風適逢合適的集采時機,多省在近兩年掀起大規模的調價風云。
一、省級平臺采集
寧夏、海南、山西——省際聯盟成員,緊跟聯盟步伐走
此三省都是省際聯盟成員,在集采或調價時緊跟聯盟步伐,卻分別走出不同的道路——寧夏集采掛網直接采用陜西限價目錄,價格隨陜西就低調整,在2018年2月發布通知,明確血管介入和骨科兩類耗材已先后4次共享陜西集采數據,根據“共享更新數據”的跨省區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機制,后面會進一步不定期同步共享陜西掛網信息數據;
海南和山西兩省在入盟前已完成十大類高值掛網,兩省都將目前掛網數據與聯盟數據做關聯整理,且都曝光了大批量的產品價格,不同的是海南僅以本省數據庫與省級聯盟庫做關聯,曝光聯盟庫掛網品種最低售價以及掛網價格,山西則是參考省際聯盟價格和京津冀價格進行聯動調整,分批公布最低參考價。
福建——省市共享聲勢浩大,實際調價悄無聲息
2018年底, 福建省醫保局、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結果全省共享工作的通知》,明確運用各種方式采集省內外相關耗材交易價格(全國最低采購價、福建省最低銷售價、各地市及醫療機構共享價格及省級平臺采集到的其他交易價格)進行全省共享(據官方消息,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完成7批),實行動態管理并嚴格執行“兩票制”,醫療機構可以根據共享價格、以多種形式開展帶量議價談判。此外,福建還明確先期共享只針對高值耗材,后面擴大至全部耗材試劑。
重慶——風口浪尖處,疑似被逼調價
2017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開信箱公布了2017年圍繞重慶市藥交所問題的六封舉報信,舉報內容聚焦于違規亂收費、交易規則設計存在巨大缺陷、價格采集機制不完善、滋生腐敗等。或是受此影響,2018年2月和11月,重慶藥交所分兩次對掛網高值耗材進行價格動態調整。
重慶的掛網參考價較為特殊,其采集當期各省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將最低價、平均價和最高價三種價格作為市場參考價(具體規則見下表)。在價格聯動過程中,依舊取這三個價格,不接受市場參考價調整的企業被要求暫停掛牌交易。
二、企業統一填報
陜西——聯盟“軸心”,影響力巨大
2017年末,陜西省骨科耗材跌破全國最低價,最高降幅高達79%;隨后陜西又于2018年3月和5月分別啟動血管介入類、神經外科等11大類醫用耗材動態調整工作,要求企業收集整理一段時期內的全國最低中標(掛網)價和陜西省醫療機構實際采購的最低價格,省平臺經審核以低值調整相應掛網品種限價,不確認限價的品種納入“備選品種目錄”。
陜西是省際聯盟之首,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其余幾省耗材集采的走向。省際聯盟成員,幾乎每一個都與其產生了聯系:
寧夏、甘肅掛網直接采用陜西限價目錄,價格隨陜西就低調整;
廣西、海南直接采用聯盟數據庫產品信息;
湖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共享陜西信息;
山西將本省耗材價格與省際聯盟和京津冀聯盟采購價格進行對比梳理,取最低價作為采購參考價······隨著后期陜西落實低值耗材和試劑省級集采,聯盟還將迎來有大動作!
浙江、江蘇、安徽——四省一市聯盟成員,向全國最低價看齊
云南——調價規則形同虛設,政府、企業都“任性”
三、企業實時主動申報
黑龍江——最不嫌麻煩,最公開透明
黑龍江是在調價方面最不嫌麻煩的省份,其自2017年底發布《關于做好黑龍江省高值醫用耗材陽光掛網價格日常聯動的公告》,要求企業30日內主動申報新低掛網價,逾期不報的產品停止掛網一年,并計入企業相關誠信記錄。
此后黑龍江嚴格遵循《公告》要求,每月公示一次企業申報的全國新低掛網價,在公示表中,最開始只有“參考省份”和“新低價”,后來陸續添加進了“現平臺掛網價”、“醫療機構意向采購價”等信息,稱得上是目前調價省份中最為公開透明的了。此外,黑龍江堅持對違規企業進行零散公開處理,但摻雜了人性化色彩,如對未按時申報最低價的企業只是“暫停”掛網,有的企業積極整改,還能再次掛網。
吉林——企業不自覺,會“攤上大事”
四、采購價就低聯動
河南——自成一派,共享醫院議價結果
河南省一直是藥耗品集中采購的先驅:1993年2月,成立省藥品器材采購咨詢服務中心,開啟了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醫藥器材集中采購試點的先河;2016年,在全國率先完成國家談判藥、定點生產、婦兒、急(搶)救、基礎輸液、臨床用量小的藥品和常用低價藥的集中掛網采購;率先實行骨科、介入類等十類高值醫用耗材和體外診斷試劑網上陽光采購。
為進一步降低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價格,河南省要求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兩家醫院,對高值醫用耗材(試劑)進行議價。2018年4月18日起,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兩家醫院議價后的全省最低采購價,實施省內高值醫用耗材(試劑)價格聯動。經測算,聯動后河南省高耗平均降幅18.8%,試劑平均降幅為28.1%。
結語:
各地調價之勢如火如荼,最低價聯動在各地實操中被不斷強化。只要一地甚至是一家醫院形成價格洼地,就會影響全國市場價格,人為的剛性聯動使得全國價格漸趨統一并朝著無限循環的降價方向發展。誰都不知道這種“一刀切”式的價格形成機制何時方休,但回看黑龍江今年不再有新的限價公示、江蘇泰州調價大部分耗材仍保持原價等,或許能說明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