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3D打印醫用足墊項目落戶紹興 不僅賣產品還能賣數據
3D打印技術越來越走進人們的生活,將3D打印技術與醫療聯系在一起,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公司3D打印的腳墊,已開始在國內一些知名醫院推廣。”昨天,紹興歐艾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說,小小一雙鞋墊,因為應用了3D打印技術,可治療扁平足、糖尿病足等腳病,臨床效果不錯。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300萬元,和我們此前了解到的3D打印鞋墊一樣,主要通過3D光學掃描和3D打印技術制造定制化醫療功能足墊。目前,該項目已獲得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的支持,市場前景廣闊,是紹興市首個落戶的3D打印醫用功能足墊產業化應用項目。
李勇是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博士,也是3D測量技術的知名專家。今年初,李勇帶著花費3年才研發成功的技術,來到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歐艾迪”,瞄準“醫用足墊”這個市場。
據李勇介紹,國外有專門的足科門診,通過他的調查,醫院里每天接受扁平足治療的病人并不少,而足踝骨科等更是包含30個類似的病種。“這個市場前景巨大。”
在“歐艾迪”實驗室里,擺放著數臺3D光學三維測量儀和桌面型3D打印機。研發人員介紹說,人光著腳,在三維測量儀前停留兩秒鐘,就能采集到腳底兩萬多個數據,迅速建立精準的腳底3D模型。這些數據輸入電腦后,與電腦相連的3D打印機不用兩小時,就能量身定制打印出專屬腳墊。
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裘杭飛介紹說,公司核心競爭力不在于3D打印,而是短時間大數據的采集。“兩秒鐘可采集兩萬個大數據,目前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裘杭飛說,腳底數據采集一直是個大問題。因為人的腳動作較多,普通人抬起腳停留5秒鐘靜止不動,一般也是較難做到的。
“歐艾迪”建立了一個足型數據庫,里面已有兩萬多個足型數據。專業醫生參考這些數據信息,就可以開出匹配的“處方”,通過公司自主開發的軟件系統指令3D打印機,精確地打印出用于矯形的功能型足墊。“如果數據庫積累足夠多的足型數據,公司就不僅賣產品掙錢,還可通過賣數據盈利。”公司有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一雙鞋墊的價格定在數百元。
據介紹,這些鞋墊目前已在北京協和醫院等推廣使用。以糖尿病足來說,傳統治療更多的是通過手術對骨骼切割,短期內會有改善,但術后會出現風濕病、關節炎等后遺癥。若使用3D打印功能鞋墊,上述問題都有望解決。
“我們購置了10臺更大的專用3D打印機,近期將送到紹興。”李勇表示。未來,公司將開發更多的足墊、踝骨矯形等3D打印產品銷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