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衛職健發〔2019〕1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自治區總工會,廣西稅務局,廣西煤礦安監局:
??? 為加強塵肺病預防控制和塵肺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 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 民政廳??????????????財政廳????
?????????????????????????????????????????????????????????????????????????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生態環境廳??
?????????????????????????????????????????????????????????? ???????????????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應急管理廳??????????扶貧開發辦公室
??????????????????????????????????????????????????????????????????????????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 ?醫療保障局????????????總工會?????
??????????????????????????????????????????????????????????????????????????????????????????????? ?2019年10月30日
?
廣西壯族自治區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 為加強塵肺病預防控制和救治,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確保《廣西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塵肺病防治目標完成,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關于印發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衛職健發〔2019〕46號)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力開展塵肺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到2020年底,粉塵危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塵肺病患者的工傷保險保障和救治救助水平明顯提高;職業健康監督執法能力有較大提高,職業健康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得到進一步落實;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能力有較大提升,基層塵肺病診治康復能力得到加強。塵肺病防治目標與脫貧攻堅任務同步完成。
二、重點任務
(一)粉塵危害專項治理行動。
行動目標:到2020年底,摸清用人單位粉塵危害基本情況和報告職業性塵肺病患者健康狀況。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建材等塵肺病易發高發行業的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納入治理范圍的用人單位粉塵危害申報率達到95%以上,粉塵濃度定期檢測率達到95%以上,接塵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達到95%以上,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和勞動者培訓率達到95%以上。
具體任務:按照“摸清底數、突出重點、淘汰落后、綜合治理”的路徑,深入開展塵肺病易發高發行業領域的專項治理工作,督促用人單位落實粉塵防控主體責任。
1.開展粉塵危害專項調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開展專項調查,全面掌握用人單位粉塵危害基本信息及其地區、行業、崗位、人群分布情況,建立粉塵危害基礎數據庫,2020年底前完成調查工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集中開展煤礦、非煤礦山、冶金等重點行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工作。組織印發治理工作指南和技術指南,明確治理目標、任務、步驟和要求,以及不同行業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崗位的防塵工程措施、檢查要點,加強對治理工作的具體指導,推動用人單位從生產工藝、防護設施和個體防護等方面入手進行整治,控制和消除粉塵危害。(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對2017年部署開展的水泥行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執法專項行動,繼續按照要求推進實施,突出對包裝和裝車環節的治理改造,確保所有水泥生產企業在2019年底前實現既定治理目標。(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應急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4.對已經開展過粉塵危害專項治理的陶瓷生產、耐火材料制造、石棉開采、石材加工、石英砂加工、玉石加工、寶石加工等行業領域,通過組織“回頭看”,鞏固提高治理成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5.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不滿足環保要求的煤礦、非煤礦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等用人單位,堅決依法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治無望的提請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自治區應急廳、廣西煤礦安監局、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二)塵肺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動。
行動目標:塵肺病患者救治救助水平明顯提高;被歸因診斷為職業性塵肺病患者的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用人單位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具體任務:
1.加強塵肺病監測、篩查和隨訪。在現有重點職業病監測方案基礎上,增加目標疾病病種,將《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的13種塵肺病全部納入重點職業病監測內容;加強塵肺病主動監測,開展呼吸類疾病就診患者塵肺病篩查;對所有診斷為塵肺病的患者建立檔案,實現一人一檔。對已報告塵肺病患者進行隨訪和回顧性調查,掌握其健康狀況。通過職業病信息管理系統逐級上報相關信息,同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計匯總后報送本級人民政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財政廳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對診斷為塵肺病的患者實施分類救治救助。
——對于已經診斷為職業性塵肺病且已參加工傷保險的患者,嚴格按照現有政策規定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對于已經診斷為職業性塵肺病、未參加工傷保險,但相關用人單位仍存在的患者,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其醫療和生活保障費用;依法為診斷為職業性塵肺病的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司法廳、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對于已經診斷為職業性塵肺病,但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且相關用人單位已不存在等特殊情況,以及因缺少職業病診斷所需資料、僅診斷為塵肺病的患者,將符合條件的納入救助范圍,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項制度,做好資助參保工作,實施綜合醫療保障,梯次減輕患者負擔;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病患家庭,依申請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范圍。醫療保障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規定將符合條件的塵肺病治療藥品和治療技術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的支付范圍。(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持續開展塵肺病重點行業工傷保險擴面工作。定期了解粉塵危害基礎數據庫信息更新情況,及時將相關用人單位勞動者納入工傷保險統籌范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衛生健康委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三)職業健康監管執法行動。
行動目標:2019年底前,各市、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明確職業健康監管職責,明確負責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內設機構和人員;各市完成國家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能力提升項目招標采購工作;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培訓率達到100%;職業健康執法工作能力得到較大提升,職業健康執法“零執法”的市、縣(市、區)數為零;2020年底前,各市、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監管任務與監管力量匹配的原則,設置職業健康管理機構和配備管理人員,基本建成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的職業健康監督執法網絡,市、縣(市、區)有專業的監督執法隊伍,鄉(鎮、街道)按比例配備專(兼)職的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和協管員。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新增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實施率達到95%以上,用人單位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職業健康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職業健康執法“零處罰”的市、縣(市、區)數為零。
具體任務:
1.按照監管任務與監管力量相匹配的原則,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隊伍建設,切實充實市、縣、鄉三級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2019年完善職業健康監管執法裝備配備標準,重點加強市、縣兩級執法裝備投入,完成國家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能力提升項目招標采購工作。強化對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法律法規、行政執法、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提升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到2019年底前,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培訓率達到100%。(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發展改革委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加強對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建材等重點行業領域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的監督檢查和《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專項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拒不整改的,嚴厲處罰、公開曝光,并依法將其納入“黑名單”管理,強化震懾作用,確保這些重點行業領域新增建設項目“三同時”實施率達到95%以上。(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按照分類分級監管原則,強化對粉塵危害風險高的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對作業場所粉塵濃度嚴重超標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個體防護措施的,要進行重點監督,加大執法頻次,依法從嚴處罰。對于粉塵濃度嚴重超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要依法予以關閉。(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四)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行動。
行動目標:用人單位要依法落實塵肺病防治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作業環境,預防和控制粉塵危害。到2020年底前,重點行業用人單位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重點行業企業普遍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
具體任務:
1.用人單位要設置或者指定職業健康管理機構(或組織)。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建材等粉塵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必須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負責粉塵防治日常管理工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及時、如實申報粉塵危害項目,按照要求開展粉塵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工作,加強防塵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為勞動者配發合格有效的防塵口罩或防護面具。(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3.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告知勞動者粉塵危害及防護知識,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依法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為勞動者建立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對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職業健康禁忌的,及時調離相關工作崗位。(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稅務局、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4.以健康企業建設為載體,推動企業提升粉塵危害防治水平。在重點行業推行平等協商和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制度,督促用人單位認真履行職業病防治責任和義務。(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稅務局、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五)防治技術能力提升行動。
行動目標:2020年底,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能力有較大提升,初步建成自治區、市、縣三級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網絡。
具體任務:
1.建立完善自治區、市、縣三級支撐網絡。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以防治塵肺病為重點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整合疾控中心和醫療衛生機構的資源和力量,明確自治區、市、縣三級支撐機構的職責、功能和建設目標、任務,到2020年底前,建設或命名一批支撐機構。(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發展改革委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2.做好宣貫《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工作,按照“設區市能診斷,縣(區、市)能體檢,鄉(鎮、街道)有康復站,村(社區)有康復點”的目標,加強基層塵肺病診治康復能力建設。到2020年底前,每個設區市至少確定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每個縣(市、區)原則上至少確定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在重點地區開展塵肺病康復站(點)工作,常住塵肺病患者達到100人的鄉(鎮、街道),依托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塵肺病康復站,設置氧療室、治療室、教育室、搶救室等用房,配備心電圖機、吸氧裝置、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備齊治療塵肺病常用藥物;常住塵肺病患者達到10人的村(社區),依托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塵肺病康復點,配備制氧機等設備和醫療床位,備有常用藥物。(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發展改革委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三、攻堅行動的工作步驟
(一)工作部署階段(2019年11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本地區、本部門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
(二)行動實施階段(2019年11月—2020年9月)。在全區開展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完成問題整改,迎接考核評估。
(三)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階段(2019年12月和2020年10月)。分別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10月進行考核評估并予以通報。
四、攻堅行動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成立以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塵肺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組織開展考核評估等。自治區塵肺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民政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衛生健康委、國資委、廣電局、扶貧辦、醫保局、廣西稅務局、廣西煤礦安監局的主要負責同志及自治區總工會的常務副主席組成,辦公室設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委托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與各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簽訂目標責任書(見附件1)。各市人民政府委托各市衛生健康委與縣(市、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的工作目標和責任分工要求(見附件2),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區、本部門的實施計劃和方案。(自治區防治重大疾病工作廳際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二)強化人才保障。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隊伍、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機構和人員,確保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有機構,有專人負責落實;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業病防治院所、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職業病科等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市、縣、鄉三級職業健康服務能力。嚴格從事職業病診斷的醫師管理,強化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發展壯大職業病診斷醫師隊伍。按照逐級分類培訓原則,組織對職業衛生技術人員開展防治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加強職業健康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重點加強對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與職業健康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三)營造良好氛圍。各地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塵肺病防治工作,采用勞動者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廣泛開展塵肺病防治法治宣傳教育、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普及粉塵危害防治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輿論引導,積極宣傳報道各地區、各部門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營造有利于攻堅行動開展的濃厚氛圍。(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司法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廣電局、總工會配合,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