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本面改革助力DR行業轉型
時間靜靜地走到了2016年,中國DR行業已經走過了萌芽期、成長期,目前已經走到了成熟期,逐步走到了轉型的檔口。目前中國DR市場,穩定的高需求,眾多的生產廠家,較低的行業平均收益率,過度的產品同質化,逐年流失的行業精英等等,都預示著中國DR行業進入到一個高速拐角處。中國DR行業要走向何處?如何安全的度過高速路拐角,走向平坦的新路途?我想,整合、創新、外向發展是根本方向。
?
一、從“各自為政,拼殺市場”向“行業整合回歸理性”轉型;
?
目前中國DR行業雖說是高速向前發展,但是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愈來愈凸顯,這進一步加劇了價格戰。產品品質愈發得不到保證,口碑日漸下滑。延長保修、零首付分期、設備入股、融資租賃等等手段都無法扭轉行業走向健康發展道路。目前行業內需要進行大范圍的整合。
?
產學研整合。目前中國DR行業的技術主要分散在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導出市場的效率較低。不僅僅是DR行業,很多個高端技術行業都存在這個問題,結果變成“中國人在全世界申請了最多的專利,卻造不出最好的產品”的尷尬處境。為此,未來,行業要發展,必然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節約資源,聚力攻堅。
?
價值鏈整合。過去DR行業上游供應商總是旱澇保收,掌控了較為尖端的技術,為整機生產環節設置技術壁壘??墒请S著市場的發展,DR行業也出現了后向一體化的情況,技術壁壘逐步被實力較大的廠家突破。而面向市場,前向一體化則在平均收益率逐步縮減的時候,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架設自己的渠道進行直銷。長遠來看,價值鏈整合是發展方向。
?
技術開放、走向共榮。目前在中國DR行業,少數幾個廠家掌握了核心的技術,尤其是在探測器領域積累了長足的優勢。但是,目前,核心技術開放方面的過度保守,導致整個行業大部分企業都停留在較為落后的技術層面開展市場競爭。表面上看,少數企業得到了巨大的市場優勢,但是過度的技術保護,對于整個市場的前行是有負面影響的。比如就目前知道的,個別廠家掌握了動態探測器技術、斷層融合技術、能譜成像技術等,但是這些技術都沒有有效的開放,導致少數幾個企業在新的產品和技術推廣上,進展緩慢。未來,技術逐步有償開放,走向雙贏將是方向。
?
二、從“過度模式創新”向“回歸科技創新正道”轉型;
?
中國DR行業市場巨大,但是DR切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并不長。真正長時間浸淫在這個行業的企業并不多,于是真正擁有核心科技的企業在DR行業井噴的時候,得到了巨大的市場優勢。但是隨著中低端技術的逐步開放,行業內快速增加了愈百家生產企業。蠶食市場的結果逼迫各種短命模式創新,并且愈演愈烈。
?
短命模式一:生產服務模式創新。規模生產的成本是巨大的,全球DR行業中,擁有真正產線的寥寥。但是中國目前為什么那么多企業敢于承諾自主生產呢?究其本質是所謂的生產模式創新:有少數幾個工人,前端負責組裝拼湊,后端負責售后服務。這就是所謂的生產+服務。
?
短命模式二:營銷模式創新。營銷模式上的創新就五花八門了(當事人應該美其言曰“出奇制勝”)。有渠道銷售轉直銷的,有業務員轉經銷商的,有進口代理轉變自主加工的,有采取注冊制的。隨著行業平均收益率逐步下降,有的企業甚至只留下銷售部門,其他部門一律砍掉。這是營銷模式創新的一部分。另外在商務條款上,也有各種所謂的創新,比如延長保修、零首付多年分期、交叉銷售、異業合作等等。
?
短命模式三:融資租賃。本質上,這也屬于營銷上的創新,但是這個模式應用越來越多,單獨討論一下。資本逃離股市、房市之后,瘋狂的走向實體經濟。醫療作為一個香餑餑,吸引了各路資本馳騁。部分器械企業,引入資本,采用融資租賃的模式,通過設備折股、定息收租等模式(類似于信用卡)、協定分成等模式,切入醫院運營。
?
技術與產品創新。在大尺度上看,整個工業社會以來,技術與產品創新是王道。技術,代表著整個行業發展的至高點;產品,是技術的載體。從整個歷史長河來看,技術創新基礎上的產品創新,其根源于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夠被客戶最終選擇。采用各類模式創新獲得的短期關注,最終會被客戶拋棄。中國DR行業要發展,技術與產品創新是方向。
?
三、從“內向發展、進口替代”向“外向發展、走向世界”轉型;
?
進口替代,成就了中低端市場的自給自足。過去幾十年,很多行業都在努力奮斗實現進口替代的目標。那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段辛酸故事。數十年的積累,進口替代的目標已經逐步實現,目前中國各行各業的中低端產能都能夠滿足國人的需求,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DR行業也是如此,目前絕大部分企業依舊是居于中國市場做文章,眼光聚焦在國內。這受規模、資本、技術、產品等的限制。
?
內向發展,限制了高端技術的創新。進口替代型的內向發展,最大的問題在于無法參與到國際行標的制定。本質上,DR在技術沉淀上,中國要落后于歐美和日本。然而,長時間的內向發展,使得整個行業受制于上游核心部件供應商。這個本質上和故步自封是一個道理。
?
走出去,從供給側改革改變世界大格局。中國的高鐵給與我們很好的榜樣作用。高鐵采用引進來走出去戰略,通過將世界最前沿的技術進行整合,結合自身最為核心的技術,實現了高端技術的輸出,成為了中國的一張名片。這是典型的從供給側提升自身的技術含量,創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實現國際市場的大布局。中國DR企業要突破現狀,就必然要走一條外向發展的道路,通過自身技術積累,積極參與到世界范圍內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市場的競爭。
?
中國DR行業發展,如果能夠通過三個基本面改革即“理性整合”、“從技術和產品端創新”、“通過供給側改革,朝著高端技術方向深入探求,開發更多高品質產品”,必然走出一條新的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