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醫療行業趨勢判斷的核心內容是“科技創新”,目前多數跨國公司都在關注為細分領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并強調各自在細分領域的優勢和專業。同時,他們也在關注細分領域的新產品開發。這是記者在“醫療器械在新監管及創新環境下的挑戰專場會議”上獲得的消息。
? ? 美國硅谷銀行數據顯示,從美國公司A輪的交易數量和投資金額來看,美國醫療健康領域風險投資在2015年達到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為94億美元。醫療器械的投資比例卻從2009年以來逐年下降,2015年僅有22筆,相對2014年39筆下降近50%。生物制藥領域風險投資正在連年增加,而診斷工具的風險投資卻越來越少,2015年降到17筆。
? ? 紅杉資本董事總經理楊云霞表示,目前美國醫療器械投資呈現三大趨勢:第一,醫療器械領域的現有治療和技術手段相對比較成熟,創業企業主要集中在某一細分市場或現有產品的改進,突破性技術比例偏低,從而導致資本的興奮度偏低;第二,海外成熟市場的市場規模、成長性、支付體系等相對穩定,因此新產品的未來現金流容易測算,退出價值和通道相對固定;第三,國際化趨勢明顯,創業企業從早期就更關注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合作。
? ? ? ? ? ? ? ? ? ? ? ? ? ? ? ?
? ? 醫療投資格局突變
? ? 從已有的數據來看,美國在醫療器械上的投資筆數雖然下降了近一半,但金額卻相對保持穩定。楊云霞指出,目前美國在醫療器械領域出現了新的投資格局,心血管、骨科開始成為投資熱點。2014-2015年,按學科分醫療器械領域最活躍的新投資交易顯示,心血管20筆、骨科12筆、血管10筆、眼科7筆、皮膚和藥品配送均為6筆、神經5筆、耳鼻喉和泌尿科均為4筆。
? ? 事實上,不僅是美國,我國的醫療健康投資近年來也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2015年國內醫療健康行業細分領域VC/PE融資分布數據顯示,生物技術融資案例為32筆,共計金額為853.58萬美元;醫藥行業融資案例為38筆,共計金額為1730.55萬美元;醫療服務融資案例為32筆,共計金額為307.34萬美元;醫療設備僅為20筆,共計金額為428.3萬美元。
? ? 會上,也有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的醫療器械投資呈現五大特點:一是投資并購資本越來越大,動輒千萬元甚至過億元資本流入;二是投資和并購活動越來越頻繁,大量新技術不斷涌現,整個行業整合也不可避免會持續發生;三是醫療器械巨頭紛紛并購小型醫械公司來完善自己的產品線;四是其他行業的資本巨頭入主,例如房產資本;五是移動醫療漸露頭角,如軟銀中國1000萬元投資醫信科技等。
? ? 記者也了解到,2015年大手筆的醫療器械投資案較多,但整體看來投資案數量有所下滑。關注度較高的有美敦力429億美元收購柯惠醫療,成為醫療器械行業最大的收購案件;華業地產21.5億元現金收購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康德樂19.44億美元收購強生旗下CORDIS公司;瑞博醫療在中國募資2500萬美元進入中國市場等。
? ? ? ? ? ? ? ? ? ? ? ? ? ? ? ?
? ? 投資需抓時間點
? ? 在楊云霞看來,“未來醫療器械的發展將呈現六大特點:微創化、無創化、數字化、智能化、簡單化、傻瓜化。”而醫療器械領域投資邏輯也將以需求為導向,并按照疾病譜尋找市場成長空間巨大的行業,可以參考的標準較多,如疾病發病率、年手術量、現有產品銷售量、海外成熟市場容量等。
? ? 楊云霞指出,在醫療器械投資上,現階段診斷和治療是直接為疾病控制服務的,是當前關注的重點,但下一階段,預防和康復會成為醫療健康行業的明日之星。另外,她透露,醫療器械領域投資存在時間軸導向。每個細分領域有非常清晰的發展路徑,而且在每個時間節點上可以有明確的事件計劃。所以,投資方一定要關注細分領域的發展規律,總結各自的“時間軸”,并根據基金周期特點,結合行業的發展路徑,設計相應的退出時點和退出方案。
? ? 君聯資本一位高管告訴本報記者,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主要把握三大關鍵點,分別是終端掌控能力、技術創新水準和售后服務質量。終端掌控能力是醫療器械公司生存的基本。產品的創新水準和服務能力也是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這兩個環節不能偏頗,缺一不可。
? ? 同時,楊云霞提示,應該把并購作為未來醫療健康投資非常重要的退出渠道,而跨國公司是實施并購的主要對象。針對跨國公司的發展策略,選擇對其現有產品線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形成補充的行業方向,研究跨國公司的最新產品線和未來主流產品研發方向,選擇相應的國內行業進行研究。
?
(摘自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