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醫改辦、衛計委、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和中醫管理局6部門聯合印發《河南省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列出24項監測指標,嚴控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目標|2016年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8%左右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并結合河南實際,《方案》確定2016年我省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8%左右,初步建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監測體系。同時,《方案》提出到2017年年底,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監測和考核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參保患者醫療費用中個人支出占比逐步降低,居民看病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力爭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下降到20元以下。
同時,在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上,《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管理,采取處方負面清單管理,落實處方點評、抗生素使用、輔助用藥、耗材使用管理等制度;加強中藥飲片合理應用監管,建立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亮點|擴大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日間手術
在業內人士劉先生看來,醫療費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長無可厚非,但是關鍵的是,醫保體系應逐漸健全,老百姓自掏腰包的費用應逐年降低。
記者發現,對于這一塊,《方案》也有相關論述。
《方案》提出要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與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相結合的復合型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到2017年底,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實行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達到100個以上,縣級公立醫院按病種付費病例數達到出院病例數30%以上;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公立醫院達到30%以上,其他城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達到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進一步提出,要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日間手術和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