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可穿戴手環Cling新功能:專業測量酒精含量及空氣質量
大多數人對可穿戴設備的認識還僅停留在心率、體溫、睡眠和運動數據的監測,在這些領域,Apple Watch和Fitbit已代表了國際的最高水準。不過,近期上海本土一家專注于可穿戴設備的初創企業翰臨科技Cling,就率先研發出一款可用于監測空氣中有機揮發物的可穿戴手環,包括監測呼吸中的酒精含量,以及室內的空氣質量。這也是國內推出的首款具備該功能的可穿戴設備,代表了中國企業本土創新研發的最新成果。
這款手環厚度僅為9毫米,寬度為18毫米,續航可以使用一周,充電僅需1小時。翰臨科技Cling創始人CEO陳越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經過長達近一年時間的研發,我們和劍橋一家知名的傳感器公司合作,尋找合適的防水透氣膜,不同的氧化涂層,優化的自適應算法,從而做到全天候的有機性揮發物(VOC)空氣監測,精度能達到10ppb。同時在高濃度的酒精監測中,精度能夠達到1mg/100ml,是業界首款同時達到專業級VOC以及血液酒精濃度監測的可穿戴設備。”
陳越猛向記者演示,只需要向手環吹一口氣,等上幾秒鐘,手環的顯示屏上就會顯示出酒精含量。用戶可以通過對比酒駕標準來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駕車。
而測量室內空氣質量就更為方便,監測的項目包括涂料甲醛,二手煙,并能通過APP實時同步PM2.5指數。據陳越猛介紹,某全球知名汽車廠商對翰臨科技Cling的VOC監測功能非常感興趣,正在聯合翰臨在全球范圍推廣該款VOC心率手環,并即將展開定制。
據陳越猛介紹,VOC的監測原理是通過氧化涂層的化學反應,產生抗阻變化,當抗阻通過基準電壓時,就會產生電壓差的變化,最后利用一個模擬數字的轉換電路,算出VOC的含量,而這個基于傳感器的數字信號算法是真正的技術難點所在。
陳越猛表示:“該款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建立多維度、全自動的可穿戴數據生態體系。在已有的生命體征信號(心率、體溫等)以及身體活動(運動和睡眠)的基礎上,加載生活環境參數,打造場景式的數據分析系統。”
陳越猛所說的“多維度數據生態系統平臺”正是翰臨科技Cling下一步發展的戰略重點。正如蘋果上個月推出的Carekit健康數據平臺一樣,翰臨科技Cling也早已開始打造自己的Cling生態圈,為其進軍醫療健康領域做準備。用戶的數據都能通過Cling的數據平臺分享,這也能為將來針對個人的醫療健康建議提供數據支撐。
翰臨科技Cling創始人CEO陳越猛
翰臨科技Cling已經與一些省級醫院開始合作試點,未來病人從入院的那一刻起就能通過佩戴手環來記錄他所有的健康數據,這一方面減輕了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借助更加實時和精準的數據,通過基于NFC技術的患者的身份認證,提供全天候患者的體征和活動監測,對病人的病情進行綜合性分析,并評估醫療方案的效果和康復反應。
為了達到醫療級別的監測精度,翰臨科技Cling正在研發一種更加精準的監測方法。陳越猛表示,今年的研發重點是開發一種能夠貼在人體心臟附近位置的“智能貼片”,這樣監測到的生命體征測量往往會比手腕上的更準,達到臨床醫用的標準。他同時表示,相關產品也在申請醫療機構的認證。
“一旦真正進入醫院了,那么健康領域可穿戴設備的想象空間就會非常大。”陳越猛說,“一直不理解的是,人人都在抱怨醫院里為什么裝了那么多很笨重的設備和錯綜復雜的電線,而不用更加輕便的智能管理方式將其替換掉,但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一家公司真正希望對此做出改變。這也是Cling正在努力的目標,我們希望讓中國的醫院盡早實現智能化,今后所有病人的數據都不再記錄在重型的設備中,而是在小小的可穿戴設備中,就能實現自我管理并能分享給醫院的網絡。我們認為這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硅谷工作了十余年后,2013年陳越猛回國創建了翰臨科技Cling。當時他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做中國的蘋果”。但是現在他的目標是“做一家比蘋果更加創新的企業”。未來,他還希望把可穿戴設備和更多智能硬件結合,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他非常感興趣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