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積極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工作,按照“賦權、減壓、增能、共治、固本”的思路,不斷加大探索創新力度,在完善醫院治理機制、管理體制、運營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積累了經驗。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高度重視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工作,新都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區人民醫院)作為國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按照“賦權、增能、減壓、共治、固本”的思路,不斷加大改革探索力度,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強化機構“賦權”
一是完善治理體系。組建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主任,區委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主任,將分散在各部門的辦醫職責集中統一,實現“分散管理”向“統籌治理”轉變。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負責審議醫院章程、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實施、收支預算等,宏觀把控醫院改革發展方向。二是促進科學決策。將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融入醫院治理結構,明確黨委會、院長辦公會決策事項和范圍,醫院發展規劃、“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項須經黨委會研究同意。發揮專家治院作用,組建醫療質量安全、藥事管理等9個專業委員會,為醫院決策提供專業技術性咨詢和可行性論證。三是自主運營管理。組織區級公立醫院修訂完善章程,下放副院長建議提名、人事管理、機構設置、中層干部聘任、內部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年度預算執行等運營管理自主權。
二、切實落實“減壓”
一是落實政府投入,促進持續發展。嚴格執行區域衛生規劃,明確納入規劃的建設項目資金由區級財政全額承擔。2015年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來,區政府對公立醫院累計投入28.87億元。其中,安排5.36億元用于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及設施設備購置,安排5200萬元用于3家區級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購置。二是細化實化保障政策,緩解發展壓力。將口腔、兒科等弱勢專科列入區級公立醫院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庫,由財政逐年安排資金。對納入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學科(實驗室)、中醫特色專科的項目,分別按照4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標準給予定額補助。在保留原有編制不變的基礎上,實行人員總量管理,將編內和編外人員的基本工資分別按70%、50%納入區財政予以保障。三是創新補償機制,減輕運行壓力。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減少的損失通過調價補償70%,財政補償20%,醫院承擔10%。根據區級醫院當年實際藥品銷售額計算下一年度財政補助經費,2020年區人民醫院所需財政補償資金269.28萬元已預算安排到位。先后4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涉及診療、手術等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3800余項。
三、注重人員“增能”
一是抓好人才引育,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制定新都區衛生人才引育政策,明確符合條件的員額制人員通過考核后可直接入編。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根據人員年齡、學歷、職稱等情況,制定“春苗、青苗、骨干、首席專家”分級分類培養計劃,優化人才成長通道。2019年底,全區共有碩博研究生172人,副高職稱以上人才260人,培養省級名醫(中醫)及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二是加強財務管理,促進內部管控精細化。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探索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和第三方審計,防范醫院運營風險。以財務系統為依托建立醫院一體化運營平臺,搭建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HERP),實現資金流、業務流、數據流線上同步和信息共享,以信息化支撐醫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推進節能改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區人民醫院通過市場化運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將醫院的節能改造工作交給節能服務公司承擔。建立節能激勵機制,明確能耗節約的一定比例用于獎勵節能服務公司,合同期內所有節能設備維護費用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醫院不投入任何資金。2018年,區人民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同比降低7.3%,成功創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
四、推動多方“共治”
一是加強政府監管,醫院用權“不任性”。強化績效考核,圍繞醫療服務質量安全、運行績效、滿意度等對公立醫院和院長開展綜合考評,考核結果與醫院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工資總額及院長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建立部門綜合執法機制,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二是推行院務公開,醫院管理“不逾矩”。創新“檢醫共建”工作模式,邀請區檢察院推薦人選兼任醫院法制副院長,參與“三重一大”、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建設等重大事項決策管理,為醫院提供法律咨詢,預防腐敗滋生。做好院務公開,通過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LED顯示屏等,及時向社會公眾、患者及家屬公開質量安全、價格、醫療費用等信息。三是強化社會監督,醫院運營“不脫軌”。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邀請第三方民意調查機構,通過現場調查、電話調查、暗訪等方式對醫院環境設施、信息公開、住院服務、患者權利保障等服務進行評價,結果與醫院內部績效考核掛鉤;面向社會招募15名志愿者,通過參與檢查、與醫務人員“換位體驗”等形式,監督評議醫院管理和運行情況。
五、持續堅持“固本”
一是強能力,技術水平上臺階。區人民醫院引入華西專家團隊,著力提升專科技術能力和急危重癥救治能力。新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危重癥醫學部,新增診療科目13項,開展新技術278項,承擔17個區級質控中心任務。與2015年相比,危重病人人次、四級手術臺數分別增長106.7%、211.5%。二是育文化,醫務人員受鼓舞。建立黨委班子深入一線抓黨建、抓發展制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督查與業務查房,促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設立黨員示范科室和示范崗,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醫院“家”文化建設,關注員工衣食住行,關懷職工“一老一小”,為員工設計個人職業形象,免費拍攝歡樂全家福照片等,打造有人文關懷的醫院。制訂院訓、院徽,編寫院報,多渠道多形式傳播醫院文化,營造“專業、專注、專心”的文化氛圍,增強員工向心力、榮譽感。2019年,區人民醫院職工滿意度達到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抓服務,人民群眾得實惠。完善網上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實現診療信息實時推送,提供就診預約、候診查詢、價格查詢、病歷查詢、體檢報告查詢等多項便民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自助繳費、醫保手機支付、住院病人醫保結算“一站式服務”,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節約等待時間約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