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函〔2019〕95號
民進中央: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和完善護理成本核算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護理需求不斷加大,護理正在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健康服務。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2012年版)》,將護理相關收費項目增加到100余項。加強和完善護理成本核算作為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護理行業的發展以及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都有重要作用。您提出的政策建議,對我們的工作很有啟發,經商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現就相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更新護理管理理念,增強護士成本管理意識
衛生健康委明確要求醫療機構要建立健全護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突出崗位職責履行、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控制、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指標,將考核結果與護士崗位聘用、職稱晉升、個人薪酬掛鉤,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從而引導護士主動關注成本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護理成本核算體系
建立規范、標準的成本核算體系,是制定和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重要依據,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動態調整機制的基礎。2018年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科學核算護理服務成本,推動研究核算居家護理服務、長期照護服務等服務成本,為加快發展護理服務業提供政策支持。
長期以來,政策上一直將醫療服務成本作為定價主要依據。實際運用中,包括護理在內,醫療服務成本核算都存在測算方法不盡合理的問題。一是理念問題,存在重物耗、輕技術的傾向;二是能力問題。主要是管理水平、力量配備、技術條件不足以可靠支撐成本核算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醫療保障部門的數據優勢,加快推進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強化成本測算能力,完善成本核算辦法,探索建立與推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成本核算體系及定調價機制。
三、合理調整護理服務價格
近年來,各省份深入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不同程度提高了診療類、手術類、護理類等技術勞務類醫療服務價格,其中護理類醫療服務漲幅50-200%不等,少數省份成倍上漲。但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是持續推進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過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指導各地,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指導各地建立有利于理順比價關系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合理制定和調整護理服務價格,體現護士技術勞動價值,支持公立醫院提高護理等醫療服務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比例。
四、加強對護士經濟效益知識的培訓
根據《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根據教學需要,自主制定教學計劃、選編教材、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您提出的“在高等護理專業中設置護理經濟學課程”的建議,教育部將積極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高等護理學專業教育中開設護理經濟學相關課程,加強高等護理學專業學生成本核算等相關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在加強對護士的繼續教育方面,衛生健康委聯合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對包括護士在內的“十三五”期間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作出了總體部署。起草了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規定以及基地、項目、學分和遠程等配套文件,將于近期完善印發。同時,擬開展“互聯網+”繼續醫學教育,完善國家繼續醫學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提升管理手段,提高教育培訓質量及繼續教育針對性。
感謝你們對醫療保障工作的關注,希望你們一如既往支持我們的工作。
國家醫療保障局
2019年8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