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衛計委、市直衛生計生單位:
????現將《2018年全市中醫藥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18年5月22日
2018年全市中醫藥工作計劃
????2018年全市中醫藥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宣傳貫徹實施《中醫藥法》為核心,以落實《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和中央、省、市有關中醫藥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為主線,把握重點、突出亮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一、推進《中醫藥法》等相關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1、貫徹實施《中醫藥法》。認真制定《中醫藥法》學習宣傳貫徹方案,利用輿論宣傳,學習培訓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
2、推動《中醫藥法》配套政策落實。全面推進中醫診所備案管理、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等工作,確保《中醫藥法》重大制度在我市落地。
3、開展“人民滿意中醫院”創建活動。配合省中管局在全市開展以“貫徹十九大,落實中醫藥法,提高惠民度,增強獲得感”為主題的人民滿意中醫院創建活動。
4、落實中央、省、市有關中醫藥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中央、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六安市落實<安徽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實施方案》等文件。
二、深化中醫藥體制機制改革
5、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和優勢病種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推進金寨縣、霍邱縣中醫藥適宜技術和優勢病種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在縣級中醫醫院全面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和優勢病種支付方式改革。
6、加強中醫臨床路徑管理。在全市各級中醫醫院全面推廣中醫臨床路徑管理,爭取年底前各縣級中醫院和市中醫院實施中醫病種臨床路徑管理的比例達到50%和30%。
7、開展中醫專病專科聯盟試點工作。支持市中醫院牽頭打造3~5個中醫藥專病專科聯盟,鼓勵中醫醫院積極參與各類醫聯體建設。
三、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8、實施中醫藥“四名”(名院、名科、名醫、名藥)工程。督促市中醫院做好三甲復審工作。積極協助金寨縣中醫院爭創三級中醫醫院。督促霍邱縣中醫院創二級甲等中醫院。組織開展“十三五”省重點專科專病、六安市第四周期中醫重點專科項目建設工作。
9、提升中醫醫院管理水平。結合省中管局開展新一輪中醫醫院的等級評審工作,繼續開展以“以病人為中心,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主題的持續改進活動。
10、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建設,組織開展第四批中醫館項目建設工作。督促霍山縣做好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審工作。配合省中管局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督導工作。
11、促進中西醫協同。積極爭創1個全省或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積極參加省中管局組織的“西學中”培訓。
12、建立健全中醫醫療質量控制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加強中醫醫療質量控制組織體系建設,利用市級中醫質控組織,繼續開展對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醫療質量檢查督導工作。
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
13、加強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建設。推進我市1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建設。
14、實施“治未病”工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科)標準化建設。發揮中醫“治未病”和康復服務的優勢,逐步建立四級中醫“治未病”服務網絡。
15、助力“西山藥庫”建設。配合相關部門建設“西山藥庫”,支持霍山石斛等“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積極協助市政府開展中藥材深加工企業招商引資工作。
16.加強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配合省中管局完成我市金安區、霍邱縣中藥資源普查現場調查工作。
五、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
17、加強中醫藥學術傳承人才培養。推進吳文霞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項目建設,努力再爭創1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加強省級名中醫和基層名老中醫工作室項目建設。組織開展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年度考核工作。
18、加強基層中醫藥骨干人才培養。繼續組織基層中醫藥人員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積極參加省中管局舉辦的中藥特色技術培訓、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對全市基層中醫人員開展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開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報名、審核等工作。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比賽。
19、完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督促市中醫院加強規培基地能力及內涵建設,強化師資隊伍和管理人員培訓,嚴格結業考核和評估。
六、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力度
20、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支持市中醫院建設中醫博物館、中醫服務示范園和開放式中醫主題公園。大力宣傳“十大皖藥”中我市霍山石斛等5個道地皖藥品種、5個產業示范基地、16家建設單位,1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及“四名”工程。動員社會力量開展中醫藥公益宣傳活動。
七、加強中醫藥行業作風建設
21、強化中醫藥機構監管。加強中醫藥監督執法隊伍建設,積極參加中醫藥監督知識和能力培訓。配合省中管局開展大型中醫院專項巡查,嚴格規范診療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醫療廣告和損害患者權益等行為。
22、樹立中醫藥行業良好形象。加大全面從嚴治黨力度,嚴格落實兩個責任。大力弘揚以“大醫精誠”為核心的中醫藥職業精神,全面落實醫療衛生行業建設“九不準”要求,堅決打擊遏制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