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后一個月,2家三甲醫院醫用耗材采購配送,三天內接連被打包,流通領域新型淘汰模式已經開始蔓延!
三天內,兩家大醫院接連被打包
12月10日,禹城市人民醫院發布《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配送供應商遴選及供應鏈延伸服務(SPD)公開招標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明確,禹城市人民醫院對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配送供應商遴選及供應鏈延伸服務(SPD)公開招標進行公開招標。
也就說,禹城市人民醫院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分兩個包進行集中配送供應。
包01:藥品集中配送及供應鏈延伸服務(SPD);
包02:醫用耗材集中配送及供應鏈延伸服務(SPD)
公開資料顯示,是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科研、康復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型醫院,年出院病人4萬余人次,年手術量10000余例。
這樣一家二甲醫院在2019年的年底,開始對醫用耗材進行整體打包供應的方式,絕非個例。
就在12月13日,《菏澤市立醫院醫用耗材、試劑集中配送企業資格遴選項目公開招標公告》發布。
同樣明確分1個包,對菏澤市立醫院醫用耗材、試劑集中配送企業資格進行遴選。
菏澤市立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2018年醫院共完成門急診112萬余人次,出院病人8萬人次,手術3.7萬余臺次。
全國公立醫院控耗迫在眉睫!一批經銷商要被砍掉
趕在2019年年底,多家大醫院選擇采取打包配送供應的方式,遴選醫用耗材配送供應商,原因一目了然——降低采購流通成本已經迫在眉睫。
就在12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把“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納入全國二級醫院績效考核,自2020年起全面啟動!
截止到2019年9月底,我國二級醫院的數量高達8714個。這也意味著這8000余家醫院將實現嚴格控制耗占比。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衛健委劃定的時間線——到2020年,公立醫院耗占比不超過20%。
隨著取消耗材加成的全國落地,原本能夠給醫院帶來創收的5%-10%的加成,刺激醫院不斷抬高耗材價格的利潤空間沒有了,嚴控耗占比、控制耗材采購價格也開始緊鑼密鼓的實施。
嚴控耗占比之后,公立醫院開始削減個別產品,砍掉部分供應商。
不久前,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發布《響應國家政策降低耗占比――我院召開2019年度耗材價格調整供應商見面溝通會》的通告。
不僅要求,為響應國家政策對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耗占比要降到20%的要求,所有耗材價格進行調整,直降15%。并且要削減、停用部分耗材。
而且對于公司現有的182家醫用耗材供應商,要調整到目標值為50家左右,分階段實施。
據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是一家三甲醫院,編制床位1800張,總資產18.36億余元,其中醫療設備總值達6.9億元。2019年全年總診療180萬人次,手術量3.7萬臺次。
對于醫院而言,把耗材器械、藥品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倉儲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是關鍵,實際上也就是對于供應鏈的最優化。
而打包給1家或者幾家配送企業,從而實現用后結算、零庫存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等一體化打包、集約配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購成本,無疑將成為大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