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日,江西省進賢縣召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暨企業家座談會,現場共有21醫療器械企業代表參加。
??? 從現場的情況反饋看,部分企業發展遇到了辦證難、時間長等困難,這使企業在發展中造成醫療器械產業投資小、時間短的問題,相關主管部門也就這些問題給出了解決途徑。
據最新消息,到2020年底,進賢要實現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到2022年底,形成從孵化到基地生產一個較完備的產業流程,構建產業集群,實現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
這個縣城的產業規模為何如此之大?
公開資料顯示,進賢醫療器械產業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起步,90年代起勢,如今,進賢醫療器械“一根針”即一次性輸注器械類產品占全國市場31%。
近些年,隨著產業的轉型,戰略布局也開始變化。現在已經從低值耗材開始向中高端耗材轉型,從無源醫療設備向有源醫療設備轉化。
據悉,2018年,全縣的醫療器械產業產值已經突破150億元。
在生產領域,截至2018年底,該縣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幾百余家,全國醫療器械百強5家;
在銷售領域,進賢縣有銷售企業約700余家,有6萬多人活躍在全國各地的醫療器械銷售領域,在全國注冊了近6000多家銷售公司,代理銷售品種達6000多種。
同時,政策的大力扶植也是其快速發展的一大動因。
2019年4月,南昌市發布《關于支持南昌市進賢縣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將在進賢縣設立100億元醫療器械產業基金,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
2019年3月,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辦,進賢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南昌市醫療器械產業懇談會在上海舉行。會上,進賢縣與5家企業簽訂了投資落戶協議,投資總額達92.5億元。
浙江桐廬,內窺鏡的小鎮
談到醫療器械的縣城,一定還要提的就是以“全國最大硬管內窺鏡生產基地”著稱的桐廬。
桐廬縣的醫療器械產業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主打產品是醫用硬管內窺鏡手術器械,它也曾被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授予“中國醫用內鏡產業基地”。
根據統計,目前桐廬已有超過1000家醫療器械企業,其中生產企業有百余家,其中配套手術器械的國內市場份額占有率已達30%以上。
在轉型方面,桐廬來時主動融入“產業強縣”戰略,建設“中國微創外科器械小鎮”,這也是浙江省首個以醫療器械產業為核心的小鎮。
同時,為了加速產業集聚,桐廬有對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告知承諾制,據悉,申請人只需簽署告知承諾書,就可領取經營許可證,1個月內工作人員上門核查承諾事項。
據統計,近五年桐廬縣醫療器械企業加速聚集,僅2018年就新增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500余家,同比增長超130%。
河南長垣,衛材之鄉
河南省長垣縣,2019年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授予“中國醫療耗材之都”稱號,是全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及衛生材料生產基地之一。
它是我國衛生材料如脫脂紗布、脫脂棉、一次性無紡布、生物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乳膠制品等醫療用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醫療器械及衛生材料產業產品覆蓋面約占全國市場的80%,產品市場占有率達60%左右。
業內有一句概括叫做:長垣停產、全國缺貨。
醫療器械及醫用材料產業是長垣縣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主要分布在縣城北部的丁欒、張三寨、滿村、城關、佘家等鄉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長垣縣共有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進2000約余家,從業人員6萬余人。在生產總值方面,飛速增長,2018年達百億。
醫械的故鄉,還有這些縣城
除了以上3大迅猛的縣城外,還有這些城市產業集散地生產規模強大。
揚州頭橋鎮:頭橋鎮現有生產企業百余家經營企業和生產企業,市場營銷人員數量5000余人。
湖北孝感:是全國病理設備生產制造集中地,以孝感亞光為代表的百家企業,占有較大份額的國內市場。
江蘇徐州:醫療器械企業主要以常規、低端的醫療器械為主,微波治療儀、肛腸治療儀、前列腺治療儀、皮膚科、陰道鏡、B超、電刀等產品,企業市場規模偏小,醫療器械經銷公司有500余家。
江蘇常州:已形成全國最大的骨科生產基地,目前聚集美敦力、史賽克、艾斯曼等眾多骨科企業、還涉及體外診斷試劑、外科手術工具、衛生材料以及康復器材為代表的五大特色子產業群。
還有福建莆田東莊、江蘇鎮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