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提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到2030年,要在全省全面建成中醫藥強省。方案出臺了26條具體舉措,從重點目標、工作任務、保障舉措三個方面,為中醫藥強省目標明確重點,提供保障。
六大重點目標
《方案》指出,要深入實施中醫藥醫療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拓展、中藥資源保護利用、中藥材生產和質量提升、中藥工業現代化、中醫藥人才培養和中醫藥科技創新等七大工程,重點完成六個指標:
●山西省中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建成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市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三級甲等標準,縣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標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全部達標。
●建成300個省以上中醫重點專科。
●力爭50個縣(市、區)創建成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中藥材規范化、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3個中藥材加工企業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1至3個中藥生產企業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5個主導性產品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
●建成區域性中藥材電子商務和集散交易中心。
二十個工作任務
《方案》指出了山西省建設中醫藥強省工作中的20個任務:
●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建設。中央投資基礎建設項目優先支持各級公立中醫醫院。
●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改中的作用。設立省級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推進全省中醫藥改革發展。
●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實施“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
●提高中醫醫療服務水平。推動山西省中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積極引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區域中醫醫療中心。
●加強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藥工作。將中醫藥重點指標納入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指標體系。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力開展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中醫藥特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創建工作。
●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將中醫藥貫穿“健康中國·山西行動”。
●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行動。
●促進社會辦中醫機構規范發展。支持社會力量開辦中醫醫療機構,實現跨區域、品牌化發展。
●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推進中藥資源普查,評定一批省級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和生態種植基地。
●提升中藥材生產規模和水平。加強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創建中藥材標準園,示范帶動向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做大做強中藥工業。加快產業聯盟建設,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與中醫藥有機融合,促進中醫藥生產、研發、物流、貿易等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
●加強中藥質量保障。嚴厲打擊嚴重威脅公眾用藥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對制假售假、制劣售劣行為的責任追究。
●促進中醫藥與旅游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品牌。
●推進中醫藥教育改革。強化中醫思維培養,推動中醫藥院校教育和臨床醫學類專業課程改革,將中醫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基礎教育。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培養一批高層次復合型中醫藥人才。
●優化中醫藥人才發展環境。省級重大人才工程要加大對中醫藥人才支持力度。
●扎實推進中醫藥傳承。建立山西中醫藥傳統知識名錄保護制度。實施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
●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強中西醫協同攻關。建設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優勢品牌學科,建立多學科融合、資源共享的科研平臺。
●拓展中醫藥交流合作。支持山西中醫藥“一帶一路”對外交流合作聯盟面向沿線國家(地區)民眾提供中醫藥服務。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
六大保障措施
《方案》明確,建設中醫藥強省,要從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落實政策保障、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價格和醫保政策、加強法制建設和加強考核宣傳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要成立建設中醫藥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
要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改革完善管理機制。
要建立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切實保障對公立中醫醫院的投入,改善辦院條件。
要設立山西省中醫藥發展基金,對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
要放寬市場準入、保障用地供給、優化稅收服務。
要支持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按照有關規定在醫聯體內調劑使用,合理確定中醫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價格,體現中醫藥服務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落實好中醫藥在醫療保障和基本藥物實施中的相關政策,積極推進道地藥材使用。
要制訂《山西省中醫藥條例》,完善山西省道地藥材保護和利用等方面制度。
要將方案實施情況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績效考核,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努力營造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濃厚氛圍和共同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