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近年來,安徽省滁州市在天長醫共體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兩包三單六貫通”的建設路徑,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城市醫聯體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 安徽省滁州市是縣域醫共體建設天長經驗的起源地,近年來,滁州市繼續鞏固天長改革成果,全面推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服務模式轉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一、主要做法
?。ㄒ唬┘訌姼母锝M織領導。
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化醫改工作,將深化醫改納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重要改革事項,與市直單位和縣域經濟考核同部署、同推進、同督察、同考核。在市、縣設置深化醫改委員會及辦公室,針對重點工作增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公立醫院改革等5個工作組,建立健全溝通協調、監測評估、信息反饋等工作機制,推進工作落實。同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19年市、縣兩級政府投入醫改專項資金1.5億元、公立醫院“六項投入”資金2.5億元。
?。ǘ┩七M醫聯體建設。
滁州市提出“兩包三單六貫通”的建設路徑,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皟砂奔磳⒊青l居民基本醫保基金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按醫共體人頭打包預付醫共體,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三單”即建立政府辦醫責任、內部運營管理、外部治理綜合監管三個清單,“六貫通”即在縣域醫共體實現專家資源下沉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藥品供應保障、醫保補償、雙向轉診、優化公共衛生服務等六個方面實現上下貫通。目前全市共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3個,實現了全覆蓋,明確政府辦醫責任11項清單、醫共體內運行10項清單、外部監管7項清單,健全了醫共體內部“2辦13中心”的管理構架。來安縣還積極支持非營利性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醫共體建設,探索試點社會辦醫療機構作為牽頭醫院組建醫共體。
同時,滁州市自2019年9月起,加快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由滁州市一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分別和南譙區、瑯琊區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組建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通過選派高年資護士和醫療專家下沉到基層,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醫聯體工作站”,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城市三級醫院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和醫防融合。
(三)完善醫聯體內部管理。
一是統一規范醫共體內規范標準,加快促進醫療衛生行業管理同質化發展。明光市對醫共體成員單位實施“一院一策”精準幫扶,根據各成員單位的地理位置、人力資源、科室設置、設施設備、優勢弱勢等現狀,牽頭醫院分別為成員單位制定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圍繞基層開展的“50+N”疾病病種目錄,確定具體幫扶措施。二是建設醫共體中心藥房,對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的藥品遴選采購、配送回款、藥學服務等實行“五統一”管理,推動解決基層藥品供應不足、配送不及時和藥學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三是試點開展醫防融合,探索在縣域醫共體內建立“公共衛生指導組”派駐制度,從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遴選一名指導員和一名聯絡員,賦予指導組參與醫共體內公共衛生重大決策,對公共衛生類事宜決策具有建議、督查權。四是做優慢病患者管理,對高血壓和二型糖尿病患者由政府統一按月發放基本藥物并進行隨訪,兩病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顯著提高。五是注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天長市財政專項投入近800萬元用于獎勵三級簽約服務醫生,有償簽約服務費確保作為村醫收入。
?。ㄋ模┥罨w制機制改革。
一是開展編制周轉池試點。積極推進編制周轉池試點工作,將相關事業單位的編制統籌使用,重點向公立醫院傾斜。2017-2018年,符合條件的13所公立醫院共新增核定周轉池事業編制3890名、社會化用人名額4830名。二是推動薪酬制度改革。2017年,在市級公立醫院試點開展薪酬制度改革;2018年,全市16家公立醫院已全部執行新的績效考核方案和院長年薪制,累計發放院長年薪約280萬元,醫務人員平均收入同比增長約10%。三是落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天長市人民醫院國家試點和明光市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省級試點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市公立醫院全面開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工作,全市16家公立醫院已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工作。
二、主要成效
一是醫共體基本實現上下貫通。截至2019年9月底,13個醫共體牽頭醫院為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派駐專家1200余人次、配送藥品耗材約850余萬元、配送手術器械2200余包,基本實現“專家資源、醫療技術、藥品保障、雙向轉診”等上下貫通。二是公立醫院改革監測數據持續優化。全市醫療服務收入占比為34.8%,人員支出占比為44.3%,按病種付費(150個)執行率為55.9%,臨床路徑執行率為72.1%,Ⅲ級及以上手術占比為48.3%。三是縣級公立醫院能力穩步提升。13個縣級公立醫院已批準設置三級醫院4個,正在創建三級醫院3個。四是鄉鎮衛生院治療能力大幅度提升。具備“50+N”種疾病診療能力的占比80.1%,開展外科手術的占比為61.3%,醫共體內電子病歷互聯共享覆蓋率為63%。